第九百六十二章 艺术追求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边唯有恋人宋晓红还在坚定地支持他。

    但尝尽了人间冷暖,满怀愤怒和迷茫下,创作灵感却如泉涌。

    就像得了天启似的,这小子一连创作出了好几首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原创歌曲。

    《一块红布》、《一无所有》、《从头再来》、《花房姑娘》,这些属于华夏最早的原生摇滚经典之作,先后横空出世。

    这一切来得格外迅速,就犹如闪电划破夜空。

    用崔建自己的话来说,“就跟爱情来电一样,这是本能,我压根就控制不了。”

    而这也恰恰正是令宁卫民感动的原因。

    因为他发现华夏的原生摇滚,并不是徒有其表,只为表达愤怒和叛逆的“杀马特”,而是充斥着人生感悟的哲学诗歌。

    崔建的作品,压根不是什么写出来的歌,不是一字一句去拼凑的。

    而是他经历了太对挫折,心口积压了特别多东西,最后生生憋出来的,能直击人灵魂深处的呐喊!

    所以曾经令华语圈里无数乐迷和无数音乐人似乎也想不通的问题,被宁卫民在无意中破解了。

    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有华人的地方,不缺资讯、不缺资金、也不缺好的器材,怎么就没有诞生像样的华语摇滚?

    为什么偏偏是当时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落后的京城?

    答桉是因为越缺什么,人们才越想要什么。

    华夏摇滚乐,纯粹就是无比艰难条件下,一个迷恋音乐的奇才用满腔热情和超前意识孕育出来的孩子!

    所以才会这么有生命力!

    宁卫民也没废话,只凭崔建为自己录的一盘小样磁带,听了其中两首歌,他就发出真挚邀请。

    “牛!真牛!我觉得这些歌儿可以了!崔,跟我去日本吧。我说话算话,国内条件不行,我就去东京给你找最好的乐队。然后咱们编曲,进棚,录歌,出专辑。晓红也陪你一起去。哎,你的《浪子行》不是卖的不好吗?那我全买断,再给你一万安家费,解你后顾之忧。怎么样?我给你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你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用说,这番伯乐的赏识让崔建和宋晓红这一对情侣,都激动得几乎喜极而泣。

    只可惜,忒不凑巧的是,宋晓红实在是走不开啊。

    因为春节之后,她就要在母亲宋华桂的安排下,进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剧组当美工,跟外国人去学习剧装设计和制作了。

    宁卫民当然是知道这部电影份量的。

    中、英、法、意四国合拍,特批在故宫进行实地拍摄。

    投资庞大,题材特殊,从拍摄计划确定的那一天起,这部传记题材的电影就注定会备受瞩目,完全可以视为华夏影视人开始步入世界影坛的象征。

    何况这部电影公映后也确实在国际获奖无数,还造就了第一位获得金球奖的华人影帝尊龙。

    那不用说,谁能在这部戏里混个名额,对于以后涉足影视行业可是光鲜亮丽的一份资历。

    别人且不说,就那个让宁卫民一见面就不待见的第五代导演,千方百计挤进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ochao1980/read/97/167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