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管不住手 (5/8)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备不住哪位眼力好的就能捡着漏,买着古月轩的鼻烟壶,或者是古籍善本,名家仿作的古画。

    这就叫“慧眼识英雄”,淘到精品的人也大有人在呢。

    因而慕名而来的外国人也不少。

    实际上自清末开始,就少不了金发碧眼的洋鬼子和鬼子娘们儿,跟着一起来逛厂甸起哄的。

    到了民国时期,来逛厂甸的仍然多是文人雅士,社会名流。

    解放之后,厂甸庙会也仍以知识份子群体为主。

    所以说到这儿,大致也就能看明白了,这一届天坛新春游园会,宁卫民对北门和东门两条路线的具体规划思路。

    他就是要把过去的厂甸搬到祈年殿和丹陛桥来,让这两处变成旧日的海王村公园。

    不论院墙里外,都是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才好用这些精品货色,去赚外国人和上层人士的钱呢。

    要不为什么只允许北门和东门停汽车呢?

    西门和南门只能停自行车,连摩托车都不许停。

    宁卫民的用意,就是借此区分客户群呢。

    其实冷清点不怕,多数人不愿驻足也不怕,反而还是求之不得的事儿呢。

    因为喜欢这些东西的人需要的就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这里的人要太多了,把每个摊子围得水泄不通,反而会减少真正顾客的兴致呢。

    当然,只求一个热闹,不喜欢这种文化氛围的人也注定不会失望的。

    因为南门和西门的两条路线就是宁卫民为普通百姓设计的。

    从这里离开的人,一旦过了成贞门,肯定就能找到他们的乐趣了。

    实际上说白了,受到康术德对厂甸庙会描述的启发。

    宁卫民又结合了他自己对未来新春庙会的记忆。

    等于是用天坛公园的地方,总共开办了两个节场。

    一个是中轴线路的庙市。

    另一个是西边以斋宫为中心的庙会和民俗游艺。

    这样一来,无论高档的、低档的,无论高雅的、通俗的,基本全都囊括其中。

    差不多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喜好,把所有的顾客一网打尽。

    像当下,打地坛来的这三位中,书记和副园长就分明感受到了高端庙市的魅力,有点挪不动道儿了。

    别的不说,就光祈年殿外墙这些摊位,就把他们眼睛给看花了。

    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瓷器摊儿,旧货摊儿,那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书摊儿,那一个接一个的特艺工艺品厂家……

    哪一个不值得细瞅瞅呢?

    什么瓷器、铜器、银器、旧货、旧书、旧报、竹雕、木雕、石雕、牙雕、玉雕、发廊、像章、印章、笔墨、纸张、扇面、镇纸、墨盒、砚台、笔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ochao1980/read/97/167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