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居安思危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得一尘不染。

    还要努力学习做饭,把家庭开支一笔笔记下来理顺。

    以备婆婆随时到访检查,能够交待得过去。

    其次,生活方面也有很大的不便,尽管赵汉宇租的房子离唐人街不远。

    米晓冉买东西走着去,走回来就行,用不着非得让丈夫开车来送。

    可语言方面反而成了最大的障碍。

    因为广东台山人的祖先最早登上这块土地,唐人街的老板几乎都是广东人。

    这里流行着一句话就是“不懂台山话,打工都难打”。

    这里的大人小孩说的都是米晓冉听不懂的台山话,“骑马过海”这句粗口到处可听见。

    甚至连双语学校教她英文的华裔老师,讲的也是台山话。

    米晓冉发现,这个地方能找到说普通话的人简直就像天方夜谭。

    哪怕是赵汉宇这样的家庭,他们懂得说普通话,可也会带上台山话的口音。

    有时候,她和这些店老板交流,反倒说英文,弄明白彼此的意思还要容易些。

    天知道这事儿有多么奇怪和别扭。

    她总有一种错觉,纽约的唐人街根本就不是华人的聚集地。

    因为言语不通,在她眼里,倒像是韩国街或者是越南街似的。

    最后,饮食方面,米晓冉极其不习惯。

    非常不幸的是,这个年代的美国简直就像是中餐的沙漠。

    这里的中餐馆,水平简直可以用胡来来形容,全是大锅菜炒的酸甜口的菜肴。

    外国人喜欢得要命,可米晓冉一吃就感到齁和腻,恶心得想吐。

    说句不好听的,这儿就没几个正经中餐厨师。

    连赵汉宇家那不算正宗的广东菜厨师,都已经算是高手了。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米晓冉和赵振宇都是用洋快餐和自己做来解决肚子问题的。

    可米晓冉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胃口。

    洋快餐吃多了,她容易消化不良,胃里会难受。

    而选择自己下厨做呢,从经济的角度是划算的。

    可问题是,她只是厨艺初学者,简单的饭菜还凑合,也就是勉强下咽的水平而已。

    没辙呀,下碗西红柿鸡蛋面,就成她自己最常吃的饭菜。

    但更糟糕的是,这里没有米晓冉适口的咸菜可买。

    米晓冉是京城人,这个年代的国内北方人,饮食方面的特点就是口重。

    每餐都有吃咸菜的习惯,就跟四川人要吃辣椒似的。

    但美国怎么可能有呢?

    八宝菜、辣菜丝就别想了,大腌萝卜和芥菜疙瘩也没有。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ochao1980/read/97/167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