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救火队员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不合时宜了。

    如今翻译一部电影,很难再给配音团队一个月的时间,让其充分了解电影的文化背景,揣摩电影角色的心理。

    总之,许多原本带着崇拜之情来入行,却未经锻炼的年轻人都因为这些原因蒙生了退意。

    已经有不少好苗子在想方设法调动工作了。

    甚至有人还放言说「译制片已死」,要想活,就得赶紧想辙,另谋出路。

    外人或许很难相信,几年前还很辉煌的「上译」如今几乎是无事可做,人心惶惶的状态,不比那些连年亏损的国企状况好多少。

    要说起来,还多亏这两年外国人来国内拍摄的大制作影片较多,不管是在甘肃正在拍摄《敦煌》,还是故宫刚刚杀青的《末代皇帝》,又或是宁卫民撮合日方和国内三大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这部《李香兰》。

    他们在国内花费的金钱,大大缓解了国内几个电影大厂的经济窘境,否则国内现在就是全盘溃烂,到处都是缺钱的口子了。

    所以现在宁卫民居然主动提出合作,而且合作的方式还是能够立竿见影创造利润,马上解决国内电影行业实际问题的,可想而知电影局和中影公司的领导们有多高兴?

    他们能不把宁卫民当成及时雨吗!

    宁卫民就是国内电影行业的救火队员啊!

    于是为了这件事,中影公司的领导当场就拍了胸脯,仅下半年许给了宁卫民十部引进电影的指标,唯一希望的就是他尽快能够资金到位,开展工作。

    而电影局的领导也不含糊,答应在审批上会尽量宽松一些。

    而且回去后就联系了「上译」那边,让时任厂长的陈叙一尽快派人进京和宁卫民面谈合作事项,并且要求尽量配合,尽快敲定此事。

    瞧瞧吧,这事有多美!

    宁卫民是真心没想到啊,得来全不费工夫。

    握数千部电影版权的他,居然这么容易就敲开了国内电影市场的大门。

    这下子好了,有了官方的欢迎和支持,他成了国内有权引进电影的唯一个人,这个电影大亨的行业地位算是坐实了。

    这不但让他回收购买这些片库的成本变得容易起来,也促使他对于内地的电影行业和市场进一步产生了更多的期望和想法。

    而这还不是全部。

    和电影有点不大一样,电视剧带给宁卫民的是更多元化,更容易短期见效的利益。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继内地播出饱受好评之后,在海外播出也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无论是日本,还是港城的播出成绩,都让电视剧制作中心非常满意。

    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说这是有史以来的最大普及。

    红学家周汝昌说,首尾全龙第一功。

    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负责人因此通过霍司长给宁卫民透了风,表示还想继续和他合作。

    打算把《西游记》、《努尔哈赤》,或者是更多的电视剧版权交易给他,让他弄到海外去播出。

    而京城那个位于南菜园,用过去公园改建的「大观园」作为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ochao1980/read/97/167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