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没发烧吧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学医的大学生呢。你说,咱们家六儿别的不行啊,挑个对象唔得,还挺有本事。照片我都看了,模样文文静静的,比他嫂子年轻那会儿还漂亮呢。”

    “哎呀,你信他的呢,他什么话不敢吹啊,好姑娘能看得上他那半瓶子醋?还学医的,还大学生?你也信他的。要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你告诉我,人家姑娘这么好条件,人家看上他什么了?”

    就这话,敲响警钟一样,“当”的一声,把小陶妈也给问住了。

    “也是啊,人家姑娘……看上咱儿子,看上他……”

    结果就在小陶妈费心费力地寻思间,热乎劲儿渐渐冷去的失落间,再抬眼,老伴儿已经拎着收音机义无反顾地推门走了。

    “哎,你回来……”

    哪怕老太太无奈又惆怅的一声喊,愣是没能让老伴儿有半分的犹豫。

    其实这也怪不得小陶他爸,毕竟这种事在老百姓的眼里太玄幻了,怎么看都不大可能,电视上都不敢这演啊。

    说句实在话,还别说旁人了,哪怕是当事人自己……那也想不明白啊!

    这不,同一天傍晚,由于桑静来了,天坛公园的三轮车收了生意之后,小陶并没有回家,而是女朋友找个清净的地儿“闷得儿蜜”去了。

    到京城来的人,往往除了故宫、北海、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就想不起来去哪儿了。其实天坛的建筑价值远比颐和园高,最让人心醉的是天坛的松林。

    几百年的大树在这里比比皆是,它们忠实地站在那儿,站在人们身边,站在时间的风雨里。

    那古老粗大的松树拧着个地往上长,树干上一条条粗糙的筋落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时间的力量。

    天坛的建筑不多却紧凑,层层密林之上是几处蓝顶大殿,似浮于绿云上的天宫殿堂。

    它的面积足有几平方公里,在京城这样的大都市里,这片树林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尤其对于小陶和桑静这样家住重文区的孩子,打小儿就常来这玩儿,在天坛,他们就是闭着眼也不会走错。

    在这儿,在天坛,可能每棵老树下都留下过他们曾经走过的脚印,也许每条小路上都留着我们追逐过的足迹。

    他们长大了,但有的事他们永远都记得。

    “上次去的那片核桃林还在吗?”

    桑静打头在树林里转悠了许久,突然回头问。

    “傻蛋,还记着那两个没熟的核桃哪!哈哈!我也找不着了。”

    “你也记着?”

    “当然,我还记着那次在陶然亭,我用船桨把你们溅成落汤鸡。”

    “是龙潭湖!你记错了,学校春游都是就近。不过你不是成心的,你呀就是笨。”

    “你为什么把辫子剪了?”

    小陶记忆里,对桑静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年她那漂亮的麻花辫子,一直耿耿于怀。

    “会再长起来的。”

    夏天天黑的晚,傍晚的夕阳的光亮从树梢间飘进来,那绚丽的小光点随着树梢的颤动轻轻晃悠,空气中像飘满棉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ochao1980/read/97/167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