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我想请问无论是漂流瓶功能还是讨论组新建功能,现在都有次数要求,这方面能否放松限制?这应该是所有QQ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我每次在用完3次漂流瓶接收的次数之后,我都会感到一阵空虚。”
“因为我们的一些基础设施还没建设完善,目前限制的因素还很多,暂时不会解开这方面的限制。”
王炽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台下响起了一阵讨论声。
大家显然对于这个回答不满意。
准确来说不止记者们不满意,但凡是QQ的深度用户,都对这样的限制感到不满。
“大卫,所以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开放时间?”
“新建群组的限制,我们应该会在今年之内从2个开放到10个,漂流瓶的话不确定,因为大家需要知道漂流瓶好玩的点就在于它有限制。
如果它能够无限制的收发,那么每个用户就不会认真对待它,我随便写一句话就发出去了,收到的用户不爽,发出去的用户也没有收获。
整个漂流瓶的海洋生态都会被污染。
而现在有限制,所有人都有一个不错的体验,唯一的遗憾就是可能大家通过这种方式结识的陌生网友速度被漂流瓶数量所限制了。
但质量一定是有保障的。
大家知道AOL的聊天软件AIM吗?”
“知道。”台下有记者喊到。
“AIM几乎是像素级模仿QQ。”王炽吐槽道。
台下响起一阵笑声,记者们很佩服大卫的造词能力。
换其他发布会,哪有这么多新词。
王炽要是知道他们想什么,肯定会吐槽:那是因为你们没见过老贾,别人造车他造词,硅基新物种能把你听得大脑宕机。
“看来大家都知道AOL的无底线行为。
他们如果推出类似漂流瓶的功能,为了和QQ竞争,他们一定会放开收发个数的限制,到时候大家可以去体验一下,就明白限制是好事了。”
“大卫,我也是一名硅谷的创业者,我很佩服漂流瓶的创意,包括刚刚你所展示的日程助手和邮件功能,都非常具有创意。
能否透露一下你灵感的缪斯来自何处?”
“漂流瓶可以追溯到过去报纸上的找笔友。
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足够了解,毕竟它已经是30年代的产物,离现在实在有些久远。
既然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上的笔友专栏来寻找陌生人成为朋友,那为什么不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这样的联络呢?
有的BBS论坛也有这样的模块,但这种方式都是被动的,而漂流瓶它更加主动。
它会主动在用户之间形成联系。”
历史上笔友板块一度是报纸上最受欢迎的板块。
“至于日程管理助手,它的本质就是把日历搬到了电脑上,再给各位类似文本编辑框的功能,一切的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