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戳穿 (3/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百利而无一害的。”
  半晌之后,贺定国总结道。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很显然。
  贺定国的介绍,已经打动了不明真相的常委们。
  对他们来说,就像贺定国说的那样,如果能够说服一家世界五百强级别的企业落户锦城这个地方投资,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绩,对于每个人的履历都有好处。
  大家当然很高兴了。
  沈青云也跟着鼓掌,并没有马上说话。
  他很清楚,前段时间自己在锦城这边,或者说在辽东的官场上,有点太过于锋芒毕露了。
  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里面说过,人类除了温饱之外的生理需求,总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比如权力,比如地位,比如被他人尊重的名声等等。
  当这种追求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引发一个人的心理失衡。
  说白了。
  如果你的优秀,跟周围人格格不入的时候,那就要警惕一点了。
  官场或者说职场当中,很多时候一些事情不能够按照常理去推断,一些正常逻辑下的惯性思维是没有意义的。
  有时候各种互相利用,各种所谓的友情,都很难说清楚。
  朋友也好,敌人也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会转变。
  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是要冷静。
  “情况就是这样,大家有什么意见?”
  李文晋目光看向众人,淡淡地开口问道。
  听到他的话,众人纷纷开始发言起来。
  当然。
  绝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对这个事情表示赞成,认为锦城市如果能够引入世界五百强级别的企业,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甚至包括李建军和郭守愚,对于这件事也是持着赞成的态度。
  沈青云坐在那里冷眼旁观着,一直都没有说什么。
  他理解这些人的想法,官场的处世哲学来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招商引资这种事情,怎么讲都不会是坏的。
  但问题在于,他们并不清楚,这个正维集团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且。
  沈青云一直都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很多时候一定要谨慎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因为权力这个东西,行善不一定有好果子,但作恶的效果立竿见影。
  毕竟说起来,所有的事情人只能设计过程,而没办法左右结果。
  当然了,有些事情的结果,其实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就在所有人都发言完毕之后,李文晋看向沈青云,忽然说道:“青云同志,你是怎么考虑的?”
  听到这句话,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青云的身上,他们也知道,这位沈书记一向都是比较内敛的人,除非是涉及到他的工作,否则很少会发表意见。
  所以。
  李文晋的这个问题,有可能只是随便问一句而已。
  “是啊。”
  市长贺定国闻言也笑着对沈青云说的:“青云同志,你也谈谈你的想法吧。”
  在他看来,沈青云估计也就是随便说几句,然后这个事情就能够定下来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咳咳,既然书记和市长都让我说,那我就讲几句吧。”
  沈青云轻轻地咳嗽了几声,脸上的表情很平静,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随即淡淡地说道:“这个事情,我觉得咱们其实可以慎重一些。”
  慎重?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所有人都一愣神。
  “青云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
  常务副市长徐辉祖看向沈青云,不解的问道。
  他没想到,沈青云会这么说。
  沈青云的表情很平静,淡淡地说道:“我这是字面意思。”
  说着话。
  他轻轻敲了敲桌子,缓缓说道:“或许大家不清楚,那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吧,正维集团的创始人叫汪文银,这个人是怎么起家的。”
  听到沈青云的话,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他居然还了解正维集团的创始人汪文银。
  贺定国跟徐辉祖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索性没有说话,等着沈青云继续说下去。
  沈青云也没有兜圈子,很快就把汪文银的崛起过程对众人介绍了一番。
  汪文银的出身绝对算贫寒,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
  身为一个标准穷三代,读书就成了他走出贫穷唯一的出路。
  于是此君从小就成为了一个小镇做题家,汪文银身边的很多同龄人,要么被迫早早辍学打工务农,要么学业荒废只顾玩乐。
  但汪文银硬是咬着牙,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挤出时间努力学习,在教育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guanchang0congyidenggongchendaoshengweishuji/read/97/271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