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唐欢眸光一闪,疾步上前,在二人惊惶的注视下,一把抄起那床单。
说时迟那时快,床单刚触及他的掌心,便被卷入了一个无形的黑洞,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从未在这世间出现过一般。
这一幕,一场梦幻却又无比真实的奇景,看得临安公主和平阳郡主目瞪口呆,好半晌回不过神来。
待她们回过神,望向唐欢的眼神中,已不仅仅是先前单纯的敬重与依赖,而是添了几分炽热浓烈的崇拜与爱慕。
在她们眼中,唐欢好似云端之上的神佛,举手投足间便能化腐朽为神奇,轻而易举地将她们从绝境中解救出来……
事实上,唐欢不过是借助了系统赋予的随身空间之力
这空间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隐秘宝库,能收纳万物,只需心念一动,便可随心存取。
但这等逆天秘密,一旦泄露,后患无穷,故而决意守口如瓶。
面对二女投来的探寻目光,他只是神色淡然,双手合十,微微低头,轻声道。
“阿弥陀佛,此乃贫僧修炼所得的一门小小神通罢了,不足为奇。”
那语气,好似这惊世骇俗之事,于他而言不过是日常修行中的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一会儿,沉稳有力的脚步声渐近,誉王迈着大步跨进屋内。
他身着一袭暗紫色锦袍,腰间束着同色玉带,上头镶嵌的玉佩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举手投足间尽显尊贵威严。
目光扫过屋内众人,先是落在平阳郡主身上,微微皱眉,带着训诫口吻问道。
“平阳,你是怎么回事,听闻你母妃在此大发雷霆,可是发生了何事让你忤逆了母妃?”
平阳郡主心下一惊,忙屈膝行礼,恭恭敬敬回道。
“父王,女儿方才与临安公主一同向三藏法师请教佛法,母亲过来的时候,看到我们对三藏法师执礼甚恭,觉得我们不该有那么卑微。
然而女儿觉得三藏法师毕竟救了女儿的命,是女儿的救命恩人,更是得道高僧,女儿不论用什么样的礼节都是应该的……”
说着,她悄悄抬眼,观察着誉王的神色。
誉王不置可否,又将视线转向临安公主,眼神中闪过一丝探究。
“临安公主您也在?”
临安公主欠身行礼,柔声道。
“皇叔,我听闻三藏法师佛法高深,见解独到,便约了郡主一同来此聆听教诲,未想惊扰了王妃娘娘,还望皇叔莫怪。”
誉王的目光冷峻如冰,如鹰隼锁定猎物一般,落定在唐欢身上,眼中闪过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
之前唐欢救了平阳郡主,誉王对唐欢自是礼遇有加。
可自从皇兄元景帝让死了儿子的平远伯和兵部侍郎去找小和尚的麻烦,誉王就决定甩锅给小和尚唐欢。
而且,他瞧着唐欢那张俊逸出尘的脸,再瞅瞅平阳郡主望向唐欢时那藏不住的眷恋目光,他心底咯噔一下,暗暗发愁,就怕女儿情愫暗生,恋上这小和尚,毁了清誉。
所以誉王决定,早点把这个小和尚从王府里赶走。
誉王微微抬手,身后的侍从立刻上前几步,动作整齐划一,将几册古籍依次排开。
侍从甲双手捧着一本《太祖实录》,恭敬地说道。
“法师,这本《太祖实录》详述了我大奉朝开国时的风云变幻,太祖皇帝如何在乱世中崛起,集结各方豪杰,南征北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打下这锦绣江山。从最初的小小起义军,到后来让各方势力闻风丧胆,每一场战役、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侍从乙紧接着呈上《金刚经真解》,微微低头,轻声介绍。
“法师,这本《金刚经真解》可是大有来头,听闻是一位高僧大德闭关数载,潜心钻研经文,终得此解。
书中对佛理的阐释深入浅出,无论是晦涩难懂的经文原意,还是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感悟,都剖析得极为透彻,堪称是佛学界的瑰宝。”
随后,侍从丙拿起一本武功秘籍。
“法师,这本《清风剑法》,剑招凌厉无比,一经施展,剑势如虹,似清风拂面却暗藏致命杀机,其精妙之处在于以快制慢以巧破力……”
侍从丁接着说道。
“还有这本《磐石劲》,法师,它注重根基的锤炼,修炼之人需从最基础的马步、桩功练起,日积月累,方能练出如磐石般稳固的下盘与雄浑的内力,一旦练成,力大无穷,与人交手时,可稳如磐石,任对方如何强攻,都难以撼动分毫。”
誉王等侍从介绍完,才开口说道。
“当日多亏法师出手相救,小女才得以保全,本王一直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这些便当作是本王的谢礼,希望有助于法师的修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