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台”基地,核心指挥室。
林夜面前的全息星图上,除了标注虫群残余信号和大陆重建进度外,又多出了一片片细密的、正在缓慢移动的光点。这些光点大多集中在帝国控制力薄弱的边境星域、战后沦为废墟的工业星球以及一些远离主星系的资源点。
“第七支了。”凌霜抱臂站在星图前,语气听不出喜怒。她指的是今天凌晨抵达基地外围预警圈,请求收留的流民队伍。“打着‘寻求隐星指引’的旗号,携带的物资只够维持数日,老弱妇孺占比很高。”
星图上,代表那支队伍的光点旁边,自动标注出简要信息:来源——原凯旋星域(已沦陷)幸存者,人数约三千,拥有基本武装,领袖自称“老铁锤”,前帝国边境巡逻队低级士官。
“灵网扫描显示,队伍内部情绪以绝望中的希望为主,对‘隐星’的认知大多来源于战场传闻和扭曲的幸存者叙述,将我们神化倾向严重。”林夜的声音平淡无波,数据流在他眼中闪烁,“同时检测到三个不同来源的微弱监控信号附着在队伍尾部,试图跟随潜入。已进行信息屏蔽和误导处理。”
墨寒从静修室出来不久,周身气息愈发内敛,但偶尔流转出的那一丝厚重意境,让林夜和凌霜都暗自侧目。他看向星图上那些如同涓涓细流般汇聚而来的光点,开口道:“他们在帝国重建序列里,优先级恐怕是垫底的。留下是等死,出来寻找生路,是本能。”
“问题是,我们是否要接下这个‘本能’带来的责任。”凌霜转身,目光锐利地扫过林夜和墨寒,“收留他们,意味着公开承认‘隐星’作为一个实体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战术小组。我们将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帝国的猜忌、其他势力的审视,以及……管理成千上万人生存的繁琐压力。”
“但这也是整合力量的机会。”林夜接口,星图上的光点开始按照某种模式重新排列组合,“这些流民中,不乏技术工人、低级机甲师、甚至一些落魄的学者。他们一无所有,所以忠诚度相对容易建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大陆上,已经有不少人不再将帝国视为唯一的希望。”
“我们需要人手。”墨寒言简意赅,“无论是修复机甲、建设基地,还是未来探索遗迹、应对威胁。单靠我们三个,力量终究有限。我的洞天可以容纳部分人员和生产设施,但需要可靠的人来运作。”
凌霜沉默片刻,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一份加密文件:“这是我根据近期情报整理的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在战后表现出色、对旧秩序有所不满、且对我们……或者说,对‘隐星’所展现的力量和理念,表示出认同倾向的军官、技术人员、小型佣兵团首领以及独立城镇的管理者。”
名单不长,但覆盖了军方、民间、技术等多个领域。
“奥卡斯元帅暗中递来了消息,帝国议会中,以霍恩伯爵为首的保守派,正在推动一项旨在限制我们影响力的‘非军事区’计划,试图将我们和我们的支持者隔离在核心星域之外。”凌霜补充道,嘴角勾起一丝冷意,“他们想把我们变成无害的象征,或者……圈养起来的猛兽。”
林夜面前的数据流加速:“根据灵网推演,如果拒绝这些流民,‘隐星’的声望将受损,潜在支持者会观望甚至离心。如果接纳,短期内会面临资源和管理压力,但长期看,是构建独立力量体系的起点。成功率……在应对帝国干预和潜在内部问题的情况下,约为67.3%。”
“67.3%……值得一试。”墨寒看向凌霜和林夜,“既然旧的框架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和未来,那么,建立一个新的框架,就是必然的选择。”
凌霜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决策者的果断:“好。那就不再是‘隐星’小组,而是……‘新纪元同盟’。”
她将“新纪元同盟”五个字输入系统,一个极其简洁的、由星辰、齿轮和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