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薛承乾斜倚在龙椅上,听着暗卫的汇报。
听到南疆王打死传旨太监的消息,他并不意外。
这莽夫的脾气他太了解了。
倒是那段玉,倒是藏得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点意思。
“这老东西,还真以为朕不敢动他?”
薛承乾将玉玺往桌案上一掷,发出一声脆响。
“朕倒要看看,这南疆王府,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
暗卫单膝跪地,低着头,不敢言语。
薛承乾的喜怒无常,他们这些近身伺候的人,最是清楚。
“继续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薛承乾挥了挥手,示意暗卫退下。
暗卫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出大殿。
薛承乾站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皇城。
如今的明国,前有女帝慕容璟,后有他薛承乾。
这些藩王们倒是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坐享其成“美好江山!”
其实不过是些占着茅坑不拉屎还不听话的蛀虫!
留着他们就是祸患。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南疆王府,段玉正春风得意。
他成功地拉拢了几个心腹,又暗中掌握了部分南疆的兵权。
只等时机一到,便可取而代之!
但他还是太年轻,并不知道这一切小动作,都在薛承乾的掌控之中。
薛承乾放任这些藩王作乱,就是要助长他们的野心,削弱他们的势力!
接下来的几日,捷报频传。
北方的几个部落首领,因为争夺一块肥沃的草场,大打出手,死伤无数。
西域的两个藩王,也因为一些旧怨,互相攻伐,两败俱伤。
这些消息,让薛承乾的心情格外愉悦。
“乱吧,乱吧,越乱越好!”
薛承乾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奏折若有所思。
将这些藩王和部落首领,慢慢就会被他网罗其中!
他们自相残杀,正好省了他不少功夫。
“传朕旨意,着礼部尚书拟旨,再次推行新政,重点在于农业改革!”
薛承乾心想,下一步计划该执行了。
暗卫领命而去,薛承乾重新走到窗边,望着远方。
这一次的新政,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农业,更是为了进一步削弱藩王的势力。
圣旨传到各藩王手中时,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惶恐不安,有的阳奉阴违,有的则欣然接受。
南疆王府,段玉拿着圣旨,眉头紧锁。
这薛承乾,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之前削藩不成,现在又来搞什么农业改革?难道他就不怕激起民变吗?
“世子,这圣旨……”
一个心腹小心翼翼地问道。
“照办!”
段玉将圣旨扔在桌上,双眸微眯。
“薛承乾想用这农业改革来控制我们,我们偏不如他所愿!传令下去,大力推行新政,做出一番成绩给薛承乾看看!我要让他知道,我们南疆王府,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其他藩王也纷纷效仿,表面上积极配合朝廷的新政,暗地里却各有打算。
一时间,明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农业改革。
田地被重新分配,新的灌溉技术被推广,农民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看到各地传来的捷报,薛承乾只是冷笑一声。
“这些藩王,还真以为朕看不穿他们的心思?他们越是积极,朕就越要小心提防!”
接下来的几个月,农业改革进展顺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薛承乾龙颜大悦,对各藩王大加赏赐。
一时间,君臣和睦,天下太平。
薛承乾负手立于御花园中,一池秋水在他脚下波光粼粼,映出他略显疲惫的面容。连日来,各地藩王积极推行新政的奏报如雪花般飞来,让他有些心烦意乱。
这表面上的顺从,反而让他更加不安,总觉得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皇上,农业部尚书求见。”
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御花园的宁静。
薛承乾微微皱眉:
“宣。”
农业部尚书躬身入内,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今年风调雨顺,加之新政推行得力,各地农业种植技术均有提升,微臣预计,来年粮食产量较往年至少提升三成!”
“哦?”
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