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脸色苍白如纸。
“陛下,明军攻势太猛,我们…我们顶不住了!”
一个浑身是血的将领踉跄着跑到赵恒面前,哭丧着脸说道。
赵恒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江山,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
“陛下,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一旁的魏忠贤一把拉住赵恒,催促道。
赵恒这才如梦初醒,惊恐地点了点头。
在几名侍卫的护送下,他狼狈地逃离了营地。
薛承乾站在攻城车上,看着溃散的庆军,嘴角露出冷笑。
“传令下去,全军追击!”
明军将士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庆国好几座城很快被攻破,赵恒在逃亡的路上苦不堪言。
接下来的几天,明军势如破竹,连下五城。
庆国的残余势力根本无法抵挡明军的进攻,纷纷投降。
远处的一座山上,几个衣着华丽的人正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
他们是周边各国的使臣,原本是来庆国祝贺的,没想到却目睹了庆国的灭亡。
“这…这怎么可能?”
一个使臣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
“明国的军队竟然如此强大!”
“看来我们都低估了薛承乾。”
另一个使臣脸色凝重地说道。
“他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
“是啊。”
一个身材魁梧的使臣沉声说道。
“他统一了中原,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我们了。”
众人沉默不语。
薛承乾的攻城利器,犹如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穿了各国使臣的心脏。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庆国覆灭。
庆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强国,如今却在短短数日内灰飞烟灭。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几辆看似笨重,实则威力无穷的攻城车。
越国使臣范蠡,素来以足智多谋闻名,此刻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目光闪烁不定,庆国战事惨败给他敲响了警钟。
如果越国不及时应对,下一个遭殃的,很可能就是越国。
“这攻城车,必须弄到手!
范蠡暗自咬牙,眼中闪过狠厉。
“就算得不到实物,也要弄清楚它的构造原理!”
回到驿馆后,范蠡立刻召集了随行的密探,将打探攻城车情报的任务交给了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弄清楚这攻城车的秘密!”
范蠡声音低沉。
密探们领命而去,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使臣也纷纷行动起来。
齐国的使臣派出了最精锐的探子。
楚国的使臣则重金收买了明军中的低级将领。
燕国的使臣更是直接向薛承乾提出了“技术交流”的请求。
一时间,明国都城暗流涌动。
疯狂地搜集着关于攻城车的一切信息。
薛承乾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些暗流涌动,但他并没有阻止。
他甚至故意放出了一些烟雾弹,让各国密探更加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让他们去查吧。”
薛承乾坐在龙椅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就算他们知道了攻城车的构造,也造不出同样的东西。”
薛承乾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攻城车的关键部件,车轮下包裹的黑色物质,并非普通的橡胶。
而是一种特殊的合成材料,其配方只有薛承乾一人知晓。
这种材料的弹性、耐磨性和抗冲击性都远超普通的橡胶。
这也是攻城车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快速移动的关键所在。
各国密探费尽心机,最终也只是得到了攻城车的外形结构。
至于那关键的黑色物质,他们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庆国的溃败比北蛮更加迅速,更加彻底。
仅仅六天,十二座城池如同熟透的果子般落入薛承乾手中。
明军攻城拔寨,势如破竹,闲庭信步。
庆军面对明军的新式武器,完全丧失了抵抗的意志。
他们的刀剑一与明军的兵器碰撞,便如同朽木般断裂,变成毫无用处的废铁。
密集的弩箭如蝗虫般飞来,惨叫声此起彼伏。
“都是饭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