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从张浩的操作流程,配料比例,搅拌时机,以及其他材料的添加来看。
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是做不到这样游刃有余的,至少在场的很多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唐国森,顾振华看在眼里,也是相视一笑。
“嘿,这小子行啊,有点意思。”
“看来就科研这事儿,他是真的上心了,以后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整整一天,除开中午吃饭,晚上吃饭,张浩几乎一直在重复锻炼合金,机械加工的过程。
而就在制作出相应模具之后,高科技机床本体合金材料的熔炼,必然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说是张浩研发了新型的合金熔炼方法,手则,操作流程,都是可以的,因为此前从未有人这么做过。
不过对于张浩本人来说,这多少有点借花献佛的意味,因为相关的合金熔炼办法,是通过系统给的答案倒推,然后借助贾维斯模拟形成的。
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细,时机要精准,不然合金熔炼,终将失败!!!
由于是首次尝试,之前都是模拟,在实操的前几次,张浩的失败次数较多,失败后就只能重新再来。
可当失败的次数多了,有了经验,有了教训,通过不断地复盘,张浩的成功次数开始不断增加。
可惜,熔炼合金,是需要时间的,因此第一天直到晚上,张浩并没有做出几个有用的部件。
不过张浩却不气馁,回到看守所,简单复盘了一下今天的实践,又研究了一下资料数据,跟贾维斯探讨了一下有关龍卫X型战衣的制作方案。
随后便准时睡觉,养精蓄锐,第二天,熔炼过程继续。
不过令人感到惊喜的是,一些材料学的专家主动找到张浩:“张浩,这么做的话,太慢了,如果你不嫌弃,我们也可以加入进来给你打打下手,关于这种新型合金的熔炼办法,我们昨天回去研究了一下,在你的基础上,研究出几套方案。”
科研,总是集思广益,团结协作的,对于院士们的主动请求,张浩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合金熔炼生产线又多了几条,甚至还专门有一条,是做光刻机零部件的。
院士们的加入,使得合金产量,开始随着时间激增。
张浩以此制造出了更多的部件,甚至是,有时间去搞一下高科技机床,以及光刻机的内部电子元件设计了。
望着被打印出来的,一厚沓复杂的电子元件图。
张浩才刚拿着各种线材,板子鼓捣一会儿,一些计算机硬件专家,就已经来主动请缨了。
“这闲着也是闲着,电子元件的组装连接工作,交给我们吧,反正图都有,照着弄就行了。”
今天,是专家们态度明显转变的一天,可能是见识到了张浩在多方面领域的能力。
让他们多少认可了,钢铁战衣和宇宙空天战机,真的是张浩弄出来的可能。
又或者是,大家觉得,光看着观摩学习没意思,参与进来,才感触颇深。
总之,他们是参与进来了,而就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