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棣等人的爽透不同,朱元璋在听见朱高燨的话后,反而很是冷静。
沉思半晌,朱元璋方才开口,“若按照高燨你先前所说,削藩的确是正确的做法。”
“只不过没有高燨你所说的将藩王封于海外那般高明罢了。”
“这朱允炆如此急不可耐,难不成削藩的时候,这厮也没给自家叔叔半点活路?”
活路?有个屁的活路!
在场众人顿时腹诽不已,当初朱棣起兵拿下北平府时,不过是八百亲兵。
若不是张信提前告密,这靖难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没错,朱允炆很急!”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朱高燨点头道:“朱允炆这货上位后不久,便开始着手削藩。”
“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
“其中湘王朱柏为了自证清白,自焚而死。”
“并且,他早早派人监督父亲,若不是父亲装疯卖傻糊弄了一段时间,恐怕父亲也要遭其毒手!”
听见朱高燨说到这段,朱棣却提不起有多么畅快。
这些兄弟当中,当以湘王朱柏和他最是亲近,关系最好。
靖难虽然成功了,但自己的弟弟却也是遭了难...
至于其余人?
身为朱棣后代,他们没在朱高燨开口的时候帮忙喷朱允炆便已经不错了。
想要他们说些其他,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是仁厚如朱高炽,也认为朱允炆乃是活该去死。
“胡来!不到一年时间,便如此削藩,岂不是逼着天下藩王反?”
朱元璋脸色很差,朱高燨这段话说明了他眼光很差,差到了极点。
半晌后。
朱元璋方才开口感叹,“咱是有多糊涂,才能把皇位给这个蠢货。”
“咱还没死多久呢,这蠢货便开始着手削藩。”
说着。
朱元璋看向朱棣道:“起来吧,咱暂时不怪你了。”
“谢父皇!”
什么叫暂时不怪?
朱棣虽然起身,心头却是腹诽不已。
敢情这老爷子是还想将这件事记着,等往后时不时拿出来膈应一下自己?
但朱棣也只敢在心头想想,没敢说出来。
对于朱元璋,朱棣是打心底畏惧。
哪怕是当了皇帝,成了九五之尊,也依旧如此。
......
“高燨,你继续说。”
朱元璋有些不信邪,“除去你说过的这些,难道这朱允炆就没点是处?”
此刻的朱元璋与其说是在为朱允炆鸣不平,反倒更像是在想找些东西出来,好证明其眼光不差。
感觉到朱元璋的心思,朱高燨笑道:“有啊,这朱允炆上位后。”
“一改皇爷爷你洪武朝重武轻文的倾向,其优待腐儒,提高文臣品级。”
“建文一朝,甚至出现武将见平级的文臣需要行礼的画面,将士们因此与朝廷离心离德。”
朱元璋脸色本来随着情绪冷静,逐渐恢复不少。
但随着朱高燨开口,他脸色愈发的黑了。
无论是重武抑文,还是重文轻武,其实都是错误的道路。
为帝王者,当以两者并驾齐驱才是。
“这朱允炆当真愚蠢至极!”朱元璋实在忍不住,直接开喷,
“咱当真瞎了眼才会让他继承皇位,难怪被老四这兔崽子给靖难成功了。”
朱棣突然被波及,表示很懵逼。
对于朱元璋的暴怒,朱高燨也只是笑笑,他还没说完呢。
“这朱允炆可不简单呐。”朱高燨继续说道:“这货上位后,可是要锐意复古的。”
朱元璋愣住,“什么叫锐意复古?”
听见朱元璋的询问,朱高炽等人差点没笑出声。
只是碍于当前场合,硬生生忍了下来。
朱元璋自然也看出众人神色不对,但为了了解更多,他没有出声打断朱高燨。
“所谓锐意复古,自然是字面上的意思。”
朱高炽等人忍得住,朱高燨可忍不住,他笑道:
“朱允炆上位后,甚至想要恢复井田制。”
“并且,对大明朝的官名、宫名、殿名,朱允炆都按照《周礼》来进行多次修改。”
“而这一切,就是那个所谓的读书种子方孝孺搞出来的。”
“这货认为周朝的制度,才是读书人梦中的世界。”
“但朱允炆这蠢货,偏偏就信了,还就准备这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