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吧,整个江湖都知道,方丈这人就是小心眼儿。
的确,那天是那个年轻刀客在店里喝多了,耍酒疯的时候冲撞了方丈,然后他就被方丈胖揍了一顿。
这都不叫事儿,放到整个武林来说,这种事一天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一般来说,当那个后生被揍到酒醒,并认错求饶之时,这事儿也就该结束了。
尤其是像方丈这种武功高强、成名已久的中年大侠,基本都不会再跟对方计较的,甚至有些大侠见对方诚心认错,还会立刻帮对方接骨疗伤、送点伤药啥的……
像这样「打一鞭子再给颗糖」的处理,双方日后也好相见,说不定那年轻人事后还会念你的好,出去颂扬你的侠名。
等到有一
天,这个年轻人也成为大侠了、更加透彻地理解你的做法了,那当他遇到这种非原则性的小摩擦时,也会给别人留上一线。
这就是江湖上的人情世故。
可方丈这人……他不这样,他打到对方求饶后,还要跟黑社会似的补一句「以后见一次打你一次」,并把那年轻人的佩刀给抢了,说这东西他没收了,算是给对方留个教训。
本来他这么搞呢,也不是不行,关键这回他抢的这刀,是人家家传的东西,虽说不值几个钱吧,但对这年轻刀客来说意义非凡。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年轻人和其家人就托关系找到了海苍峰这里。
实际上这事儿里,真有什么「远房表侄」存在吗?不可能啊,哪儿那么巧?你偶然遇上个喝醉撒泼的年轻人,正好他又有个好友和海大侠沾亲戚?
但编出这么一个表侄来,这事儿会比较好开口,这样又能让对方感觉这个年轻刀客多少跟海大侠沾点关系,又把一部分责任分到了那个莫须有的「表侄」身上。
此刻,海苍峰心里虽然很想跟方丈说一句「你不小心眼儿谁小心眼儿」,但作为和事佬,他肯定不能心里想啥就说啥。
「哎~方兄哪里的话。」海苍峰摆了摆手,「就当给海某几分薄面,你把那小子家传的那把刀还给他吧,改天我让他亲自登门赔……」
「不必了。」方丈打断道,「我可没空为这小子的事情一次一次浪费功夫。」
他说着,就开始在怀里摸索,并且在数秒后,掏出了一大叠当票。
海苍峰看着这货的举动,也是愣住了。
而方丈在翻看了片刻后,便从那对当票里抽出了一张,往桌上一拍,言道:「东西我早当了,让他拿这当票自己赎去吧。」
海苍峰低头一看,那张当票上把当铺的字号、「方兄大气,海某在此谢过方兄了。」事儿办成了,海苍峰也挺高兴,又补了句场面话。
到这儿为止呢,便算是一桩江湖上比较典型的「调解」案例。
很多有一定年纪和江湖地位的大侠,可能一年到头都不会有几次动真格的与人交手,但这种调解工作却要接上好几十桩、且事情有大有小。
这,自然也是江湖的其中一面。
它和「打打杀杀」的那一面是并存的,因为有些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已经不再需要那么频繁的打打杀杀了,他们可以用更加文明的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