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公事,想要大家拿出粮食来,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若是变成了个人私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场的众人,都是朝中各派的领袖,身后都有一帮小弟。
随便打个招呼,一家凑上一点儿,都能轻松搞出几千石粮。
费点儿功夫,从南方弄上几万石粮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这倒是一个办法!”
“内阁每人负责筹集三万石,六部尚书每人一万五千石。
户部在这次事件中,缺乏必备应急手段,吕尚书额外筹集五万石平价粮出售给朝廷。
京中三品以上官员,都要完成五千石的筹粮任务。
务必要在四十天内,把这些粮食送进京城。
做不到的,就自己辞职回家。
汉水侯那边,就劳烦两位侯爷过去走一趟。
希望汉水侯能看在江山社稷的份儿上,增加粮食配额,争取早日把粮价尽快打下来。
南京那边,以内阁名义行文,让他们加大催收力度。
务必在开春前,把钱粮运回京师。
募捐的问题,这个全靠自愿。”
姜书翰当即拍板道。
筹集粮食有难度,但粮食不是白给的。
无论是卖给朝廷,还是卖给京中粮商,那都是真金白银的交易。
以京师目前的粮价,从外面调粮入京,绝对有的赚。
如果经营的好,还能增加一门产业,动用人脉关系不亏。
把数额设定在三万石,主要是照顾几位北方出身的阁老。
毕竟,人脉关系是看圈子的。
南方籍官员,只要协调好了粮商和海商的关系,沿途再打个招呼,就能构建一个临时交易网络。
北方的情况不一样,这边是真的缺粮。
缺粮也就罢了,就连海外贸易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南方。
相比之下,反而是募捐更棘手,那是真要大家往外面掏真金白银。
无论任何时候,强迫别人从口袋里掏钱出来,那都是在拉仇恨。
……
高层会议结束,北方的缺粮困境,依旧没有缓解。
朝廷的措施,本质上是优先保障京师的粮食供给,其他省份根本顾不上。
朝廷无力支援,指望地方衙门组织生产自救,明显是痴人说梦。
为了生存下去,无数百姓被迫踏上了造反之路。
各地的士绅商贾,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惨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