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蝗灾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白发老者一开口,姜书翰就被气了一个半死。

    事实证明,腐儒就是腐儒,不会因为年龄增长,个人能力也跟着增长。

    如果按照《齐民要术》、《农书》上的治蝗策,就能解决蝗虫的问题,那么蝗灾也不配成为农耕时代第一天灾。

    “崔大人言之有理,老祖宗早就留下了解决之策,只需按部就班执行即可。

    灾情泛滥,定是地方官学识不足。

    当劝诫百官,多读圣贤之书,明圣人之大道……”

    国子监祭酒附和后,一众腐儒纷纷响应,仿佛完成了一项伟业。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高中进士之后,全部留在京中任职。

    到地方上历练过一圈,重新回到中央朝堂的,情况就要好上很多。

    虽然也不知道解决之法,最起码知道这种强行套用书本知识的操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推崇“圣贤书”是政治正确,哪怕明知道上面的内容不靠谱,大家也不能明着反对。

    经过这么一折腾,话题直接被带偏。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通过这件事,朝廷高效的完成了一轮人才筛选。

    众阁臣互相对视一眼后,瞬间给这些腐儒,贴上了“蠢货”的标签。

    无论派系出身,这种“蠢货”,肯定是不能重用的。

    谁也无法保证,这帮人灵机一动,能够干出什么蠢事来。

    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人,貌似很受太上皇喜欢。

    几乎全是永宁帝时期,陆续提拔起来的。

    “既然有了解决之法,我看就这么执行吧!”

    次辅白季临没好气的说道。

    能不能解决问题不重要,关键是在这种时候,内阁必须要做点儿什么。

    在朝堂上混,甩锅是必备技能。

    朝廷给出了方案,没有把蝗灾扑灭掉,那就是地方官的责任。

    下面的官员要骂,就去骂提出方案的人。可不是内阁要强行推动,完全是朝堂上众望所归。

    一群大儒在吆喝,内阁只是顺应大势。

    政治责任推了出去,蝗灾导致的后遗症,还需要朝廷负责善后。

    受蝗灾影响,上述地区今年的税款,肯定是指望不上。

    不光收不起来钱,还要再出一笔赈灾款,以维护地方稳定。

    倘若运气不好,蝗灾继续向外界蔓延,那么局势还会更加糟糕。

    朝廷的财政压力,再次上了强度。

    ……

    南直隶。

    催缴钦差刚到地方,就收到了朝廷的公文。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复山河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ushanhe/read/97/58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