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没关系,大家都是有后台的,一句北虏狡诈,事情就去了。
如果是知道是刺杀当朝阁老,他们可不会傻乎乎的配合。
“混账!”
“北虏实在是欺人太甚,居然敢收买奸细,刺杀朕之肱骨。
徐忠恩拟旨,召集三品以上大员议事,朕要出兵覆灭鞑靼王庭!”
嘴上骂的厉害,心里永宁帝却是舒了一口气。
幕后黑手是北虏就好,最怕文官集团干蠢事,那就真没救了。
至于涉案的官员、商人,既然牵扯进来,那就合该他们倒霉。
不说株连九族,满门抄斩肯定是少不了的。
里面是否有冤枉的,永宁帝一点也不关心。
涉案人员中,品级最高的才从二品侍郎。
对比上一次党争中的阁臣和六部尚书团灭,两者的影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哪怕是冤枉的,能用这些人的脑袋平息风波,永宁帝也乐见其成。
“陛下,息怒!”
“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北虏虽然该死,但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
李原开口劝说道。
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
好不容易局势才稳定下来,现在出兵北伐鞑靼,那就是自讨苦吃。
战争因他们而起,万一前线吃了败仗,他们两个就要背锅。
最少长城一线的驻军形成战斗力前,大虞不适合主动挑起战火。
“委屈两位爱卿了!
不过敢勾结北虏的这些逆贼,朕必定会严惩。
徐忠恩拟旨,让五城兵马司给我往下深挖,所有勾结北虏的人,一个也不允许放过。”
永宁帝当即选择了借坡下驴。
景李二人不想打,他就更不想打了。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一次大战过后,勋贵系的势力就会壮大一波。
倘若让他们一举平定了北虏,巨大的政治声望加持过来,他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就更低了。
“陛下,这些人都指向了一群晋商。
据臣所知,朝廷对北虏的物资封锁失败,罪魁祸首就是晋商。
如果不是他们一直到都在向北虏走私战略物资,北虏就算不被困死饿死,发展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以往朝廷多次稽查走私,均以失败告终,最主要原因就是晋商在朝中的后台出手阻拦。
晋商喜欢资助举子,每年接受他们资助的读书人不计其数。
遇到事情,这些人就会跳出来,为他们摇旗呐喊。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