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鼓励农耕保粮食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强烈。

    第三策:奖励农耕,激发热情为了进一步激发百姓们的农耕热情,赵玥还制定了奖励政策:凡是当年粮食产量超过往年平均水平的农户,按照超出部分的多少,给予不同的奖励 —— 超出一成的,奖励粮食十石;超出两成的,奖励粮食二十石,并授予 “农耕能手” 的称号;超出三成及以上的,除了奖励粮食三十石,还能免除下一年的赋税。

    同时,针对家中缺乏劳动力的孤寡老人与残疾人家庭,赵玥下令由农耕司组织 “互助队”,安排邻里乡亲帮忙耕种,确保这些家庭的农田也能按时播种、收获,不会因缺乏劳动力而荒废。

    这些政策的推行,让宣城的农耕热情达到了顶峰。百姓们不仅精心照料自己的农田,还互相交流种植经验,分享优质粮种,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增收的良好氛围。老农王伯家的三亩麦田,在他的精心照料与优质粮种的加持下,长势喜人,比往年高出一大截。他逢人就说:“还是赵盟主的政策好啊!咱们老百姓才有心思、有干劲种地,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第四策:多种经营,保障供给除了粮食种植,赵玥还鼓励百姓们开展多种经营,种植蔬菜、瓜果、桑麻等经济作物,养殖鸡鸭、牛羊等家畜,既可以丰富百姓们的饮食,也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同时为联盟提供更多的物资支持。

    农耕司专门设立了 “农技指导组”,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农与工匠,向百姓们传授蔬菜种植、瓜果嫁接、桑蚕养殖等技术。还在宣城城内设立了 “物资交易市场”,百姓们可以将种植的经济作物与养殖的家畜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钱财或其他生活物资。

    不少百姓响应号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瓜果,在院子里养殖鸡鸭。有的甚至专门开辟出一片土地,种植桑麻,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后拿到市场上出售,收入比单纯种植粮食增加了不少。

    宣城的物资交易市场也越来越热闹,每天都挤满了买卖东西的百姓。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新鲜的蔬菜、瓜果,有肥壮的鸡鸭、牛羊,有手工织成的丝绸、布匹,还有各种农具、日用品。百姓们在这里交易物资,交流信息,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随着农耕政策的逐步推行,宣城的农业生产渐渐走上了正轨。到了初夏时节,宣城周边的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已长得齐腰高,随风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田埂边的蔬菜地里,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挂满了枝头,长势喜人;村庄里的农家小院中,鸡鸭成群,牛羊肥壮,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赵玥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心中满是感慨。她知道,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也是联盟抗金的基础。只有保障了粮食供应,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联盟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抗击金兵,守护江南。

    一天傍晚,赵玥来到水阳江畔的农田,看到王伯正带着家人在麦田里除草。她走上前,与王伯一起劳作,问道:“王伯,今年的麦子长势这么好,估计能有多少收成啊?”

    王伯直起身,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道:“赵盟主,托您的福,今年的麦子长得比往年好太多了!估计一亩地能收个三百多斤,我家三亩地,能收一千多斤呢!除了自己吃,还能卖不少钱,明年还能再多种几亩!”

    赵玥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这就好,只要大家能有好收成,能过上好日子,咱们的辛苦就没白费。”

    王伯看着赵玥,真诚地说道:“赵盟主,要是没有您的好政策,咱们老百姓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啊!您放心,咱们一定好好种地,多打粮食,支持联盟抗金,把金兵早日赶出江南!”

    赵玥心中一暖,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百姓们的认可与支持,就是联盟最大的力量。

    到了秋收时节,宣城迎来了大丰收。农田里,金黄的麦子沉甸甸地压弯了麦秆,农民们挥舞着镰刀,忙着收割麦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场院里,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凤凰展翅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nghuangzhanchi/read/97/7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