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狭长地带,是契丹人与女真人的避暑之地,每逢夏季,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开满了色泽富丽的金莲花。有诗人曾赞叹道:仙葩生朔漠,当暑发其英。色映金沙丽,香芬玉井清。倚风无俗艳,含露有新荣。试植天池侧,芙蕖敢擅名。
当然忽必烈选择金莲川,并不是一时兴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加上大师刘秉忠亲自堪舆,所以忽必烈决定在此。还有就是这里北可以连接蒙古本土,南下据金中都很近,是游牧与农耕的接壤地带。这里又是东道诸王的领地,又是当年木华黎经济中原“五投下”的封地,同时又是最早归附成吉思汗的契丹人耶律阿海与耶律秃花的家乡,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利于忽必烈的统治。所以对忽必烈总领漠南乃至后来缔造大元帝囯,产生深远的影响。
幕府侍臣中聚集了刘秉忠、赵璧、王鹗等一大批中州精英,大略分为以刘秉忠为首的邢州术数群;以窦默、姚枢、许衡三人为首的理学派;以金末状元王鹗为领袖的金源文学派,有著名的徐世隆、宋子贞等人;以善于理财的郝经、赵璧为首的经邦理财群。
同时还有吐蕃撒加派高僧八思巴、禅宗僧人海云、道教萧公弼道长等等。
忽必烈身边还有一伙军事人才,所谓的王府宿卫,如廉希宪,董文用兄弟、阿里海牙、文武才兼备的商挺等人杰。
忽必烈也十分注重与汉地世侯的关系,又依托木华黎之孙霸突鲁、弘吉剌斡陈驸马、纳陈驸马兄弟等人的实力。木华黎之孙霸突鲁曾因驻兵劝忽必烈道:“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地,非燕不可。”霸突鲁的话恰恰是祖孙三代经营汉地得出的经验。
一幕一幕,一段一段往事让浮现在眼前,可如今物是人非,很多幕僚文臣武将都已经故去或者不在过问朝堂之事。忽必烈内心深处还是不舍却又明白,身为帝王有太多的无奈。
忽必烈摇了摇头,抬眼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撒吉思,说道:“你怎么站着,来坐下。朝堂上你要是君臣,可现在我们是兄弟。给撒吉思赐座。”
撒吉思连忙施礼说道:“不不,陛下在此微臣不敢。”
“唉……撒吉思朕可没有当你是外人。你跟随我多年,我视你为兄弟的。如今大元帝国一统天下,可是内忧外患不息。然而很多人都已经离我而去。朕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忽必烈意味深长的说道。
撒吉思说道:“陛下洪福齐天,雄才伟略!我相信我们大元会绵延万世。虽然现在很艰难,可陛下英明神武定会力王狂澜,社稷永长。”
忽必烈狠狠地说道:“可他们为什么要和朕作对?朕给他们土地给他们金箔,他们还是贪得无厌。唉……朕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太祖的分封诸王是错的。我也粗读过汉人的史书。朕反复反思”
撒吉思说道:“陛下汉人有一句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海都等人被利欲熏心看不清形式。帝国军队所向披靡定不负陛下所托。”
“唉……心里烦躁。我想开创另一个贞观盛世。让四海八荒皆臣服在大元帝国。可现在觉得力不从心。这次北巡重回故地,一个是要会见东道诸王震慑他们那颗膨胀的野心,另一个是想要扶植太子真金,他太年轻我怕诸王不会臣服,我要为他把路铺好,也算完成了心愿。自从太祖开创天下,逐步将蒙古草原合为一体,可是由于分封诸王天下四分五裂,我不想在看到内部厮杀重蹈晋朝时期的八王之乱,汉朝的七国纷争。朕要在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奈何朕有些力不从心,让太子也该处理政事我也好轻松一些。”忽必烈说着拿起眼前的酒杯喝一口。
撒吉思奉承的说道:“陛下尚在鼎盛之年,我大元日渐繁荣,万国来朝,定会再现“贞观盛世”。”
忽必烈放下酒杯,苦笑的说道:“你呀,就不要捡那些好听的说了。朕很清楚时局动荡,我们刚刚平定宋国,现在人心不稳,江南各地还有很多不臣之人再伺机等待着机会,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