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玉龙雪山顶的积雪愈发厚重,像一床柔软的棉被,覆盖着山峦。山腰的云杉林,已从夏日的浓绿,转为深浅不一的金黄与赭红,与山脚下的潺潺溪流、依旧翠绿的青稞田,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丽江古城的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烤红薯的暖香,预示着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即将来临。
苏砚的“云迹工作室”,在VR应用发布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用户对这款能够“穿越时空”,亲身体验纳西族古村落风貌的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工作室的电话,几乎被打爆,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邀约,像雪片一样飞来。苏砚带领团队,开始着手规划下一个项目——一个关于茶马古道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陆时衍的《法理与人情》,在第二次印刷后,销量稳步上升。他开始接到一些高校和法律机构的邀请,希望他能去开设讲座或参与研讨会。他依旧婉言谢绝了大部分邀请,只选择性地参加了几个他认为有意义的线上论坛。他告诉苏砚,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这个家,留给这片土地,也留给自己正在构思的第二本书。
阿哲的摄影工作室,在“双十一”期间,推出了一款“全家福”拍摄套餐,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他忙得不亦乐乎,常常带着徒弟小杨,穿梭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家庭,记录下他们最温馨的瞬间。林琛则彻底融入了工作室的管理,他不仅将工作室的财务和行政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工作室规避了几个潜在的合同风险。闲暇时,他依旧会去他的小画室,画一些风景画。他的画风,越来越温暖,画布上,常常出现的,是这个家的每一个人,和院子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
阿黄,那只看家护院的大黄狗,已经彻底成了家里的“孩子”。它不再对着每一个陌生人狂吠,而是学会了分辨朋友与敌人。它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趴在院子门口,晒着太阳,看着团团和小团子在梨树上追逐嬉戏,或者跟着阿哲,去古镇的集市上“巡视”。
一切,都好得不能再好。
然而,陆时衍却发现,苏砚最近有些心事重重。
她时常会在工作时走神,望着窗外的玉龙雪山发呆,眼神里带着一丝他读不懂的忧虑。有时,她会在深夜里醒来,轻轻抚摸着床头柜上,她和父母的合影,一坐就是很久。
“是工作室太累了?”一天晚饭后,陆时衍忍不住问她。
苏砚正在整理一份项目计划书,听到他的话,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没有,工作室一切都好。”
“那是……阿哲惹你生气了?”陆时衍又问。
阿哲立刻从相机后面探出头:“嫂子,我最近很乖的!”
苏砚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文件:“没有,阿哲很好。我……我只是在想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陆时衍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可以跟我说说吗?”
苏砚看着他关切的眼神,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陆时衍,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太完美了?”
陆时衍愣了一下:“太完美?”
“嗯,”苏砚点头,“平静,安稳,没有烦恼,也没有危险。就像……就像一个美丽的梦境。”
陆时衍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握住她的手,更紧了些:“你是怕,这个梦会醒?”
苏砚没有说话,但她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陆时衍将她揽入怀中:“别怕。梦也好,现实也好,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什么好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