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安全威胁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如东非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多哥兰,哈布斯堡君主国,新奥地利王国,南德意志王国,这些地区和国家,以后会成为西非的德语区,甚至人种和当地都不一样,自然不可能和西非的黑人国家联合起来。

    这等于说,东非已经在西非安插了几根钉子,且很难被敲掉,如果哈布斯堡君主国和新奥地利王国未来成功扩张,德语区甚至能直接和西非所有黑人势力,在体量和数量上分庭抗礼,对付北非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而这次,东非的本土军区划分,北方军区和西部军区的调整,就更明确了东非在非洲大陆上的战略方向。

    北方军区的资源整合,明显是为了应对北非的宗教势力,配合东北军区和太平洋战区,东印度洋战区,东非就能更好的从军事层面对整个阿拉伯教世界形成压制。

    北方军区针对北非的阿拉伯教势力,而东北军区针对红海沿岸和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教势力,东印度洋战区针对南亚的阿拉伯教势力,最后太平洋战区则负责压制南洋地区的阿拉伯教势力,分工十分明确。

    西部军区的扩容,也进一步加强东非对西非还有整个南大西洋的统治力,而西非同样是阿拉伯教势力的重要分布区。

    这样一看,这次东非军区和战区的调整,对世界的阿拉伯教势力带着很明显的“恶意”。

    东非也确实考虑了这一点,可并非只针对阿拉伯教势力,导致这一结果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阿拉伯教势力和东非势力范围重迭性高。

    更通俗来说,阿拉伯教势力距离东非太近。

    北非就不用多说了,他们直接和东非本土接壤,而中东,西非,南亚,南洋几个阿拉伯教势力分布区域,也和东非的从属势力接壤。

    东非作为一个新晋世界大国,正处于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以东非本土为中心,由内向外,必然先和阿拉伯教势力对上。

    当然,东非的实际竞争对手,至少在20世纪前期,绝对不是这些阿拉伯教国家和地区,而是他们背后的欧美国家。

    比如北非地区,埃及背后有英国人支持,利比亚被法国和意大利瓜分,红海沿岸有意大利的红海殖民地,英国的英属索马里兰,法国的吉布提殖民地。

    西非背后是英法两国,还有美国的利比里亚殖民地。

    中东的博弈则是英国,德国,苏联和东非四个世界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

    南亚地区是英国的主场,北面也有苏联的渗透力量,东非也在南亚周边拥有几个战略支点。

    南洋更是一个大杂烩,基本上所有的列强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或者想要插上一手,除了英国,法国,东非,美国,荷兰这几个在南洋有明确殖民地的国家以外,还存在日本,苏联,德国这三个重要变量。

    日本很好理解,毕竟日本是太平洋霸权的主要争夺者,野心勃勃,对南洋的觊觎丝毫不逊色于对远东。

    至于苏联,在南洋的势力也不可小觑,前世苏联能够成功扶持在南洋的触手越南就是例子,别说南洋,就是在全世界,苏联都有不少追随者,毕竟苏联现在是公认的世界工党领导者。

    最后是德国,德国在南洋的实力就比较弱了,但是德国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对南洋的渗透,毕竟德国因为殖民地缺乏的原因,十分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

    所以,在亚洲方向,南洋可以说是德国第二重视的区域,至于第一则是中东。

    总而言之,现在东非在世界的战略以及军事部署,已经遇到了一个瓶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