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来德国国力评估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走的比较近,而这就意味着未来,德国可以借助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开辟一条和东非的备用贸易线路,也就是北非铁路。

    这对于德国来说也很关键,东非在一战时虽然没有站队德国,让德国很不满,但是德国也必须承认,在一战期间,东非的资源对德国很重要,甚至不是东非货物的不断输血,德国就有可能输掉战争。

    因此,即便是阿道夫这个看不上东非,将东非人视为“杂血”的政治狂人,也不得不明面上和东非交好。

    弗里德里希接着说道:“在钢铁领域,德国还具备一个优势,那就是在整合奥匈帝国资源后,能进一步压缩成本,巩固德国钢铁产业在欧洲的地位。”

    原本德国就是欧洲钢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现在德国钢铁产业只会进一步发展,拉开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距离,也就只有苏联,接下来有可能在钢铁产量上和德国掰掰手腕。

    原本德国钢铁在产量上就比苏联具备优势,现在吞并奥匈帝国后,两国又拉开了距离,不过苏联在未来,还是可能实现反超的。

    “然后是能源领域,奥匈帝国在水电还有石油生产领域,对德国起到了巨大提升作用。”

    “奥匈帝国的水电潜力很大,这将弥补德国在能源领域的一些缺口,就比如用于飞机制造的铝,就需要大量电力,而奥匈帝国刚好有铝土矿分布,又有相对丰富的水电资源,这就能极大提升德国电解铝产量。”

    “而石油领域,奥匈帝国的石油资源虽然不丰富,可对德国的提升作用明显。”

    “尤其是在战争状态下,奥匈帝国石油资源,就有可能成为德国军队的最后一道能源防线。”

    虽然奥匈帝国石油资源不多,可也要看德国方面怎么用,就比如全力供应军队,只要德国下功夫,就能极大缓解其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

    “在煤炭这种传统能源领域,德国和奥匈帝国也是强强联合,当然,德国对原本奥匈帝国工业在煤炭资源领域的帮助更大。”

    德国的煤炭资源并不缺乏,而奥匈帝国就比较有限了,这也是奥匈帝国工业为什么集中在波西米亚地区的重要原因,但是,德奥合并后,原奥匈帝国的工业就能用上德国的煤炭,从而保证生产领域的稳定性。

    “说完了钢铁和能源,然后是机械制造和汽车产业,德国和奥匈帝国本来就是机械制造业领域的两个强国,所以德奥合并后,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在规模上也将有显著提升。”

    “甚至,德国可能在机床等高精尖工业制造领域,超过我们和美国,毕竟,德国本身在高端工业领域的优势就很大,现在有了奥匈帝国的资源和人才,市场后,发展只会更加迅速。”

    “相较于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是两国的短板,但这只是相对于我们和美国而言,而德奥合并后,德国将坐稳欧洲第一汽车制造国的地位,对欧洲其他国家,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本来德国和奥匈帝国两国的交通,在整个欧洲就算十分发达的行列,这将极大提升德国的战争动员能力。”

    “之后,奥匈帝国对德国工业的主要贡献,就体现在造船业领域,德国获得了的里雅斯特港,以及伊斯特拉半岛上的众多港口。”

    别看奥匈帝国失去了威尼斯和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的沿海地带,只剩下伊斯特拉半岛以及少量海岸线。

    但是,仅仅是伊斯特拉半岛上的主要港口就多达十几个,要是算上那些小渔港,甚至能超过五十座。

    不过,现在伊斯特拉半岛最重要的港口就是的里雅斯特和南端的普拉,这些港口让德国在地中海有了一席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