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造船业的好日子 (4/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调停国自身的拳头硬,其他国家才能乖乖的坐到谈判桌上。

    因此,在一战中,东非虽然从始至终没有参战,但是海军规模却也在日益增加,以此来维持东非的世界影响力。

    而伦敦条约之后,世界海军进入大休假时代,东非海军规模也直接夭折,失去军事订单的造船厂,很多都直接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同时,他们还要面临欧洲造船业的恢复,想要转型也十分困难。

    同时,在二十年代,为了应对战后经济危机,东非政府忙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让东非造船业进一步受到创击。

    许多造船厂因为产业升级这个国家经济大战略,被淘汰或者兼并,长远来看,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可在短时期里,确实让东非造船业受到了重创,产能大幅度萎缩。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现在,毕竟等到转型阵痛过去后,又遇到了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本来应该大干一场的东非造船业,因为世界需求萎靡而不得不暂时蛰伏。

    但是现在,随着恩斯特打算重整东非造船业,可以预见在八五期间,东非造船业的好日子又回来了!

    这次调整显然和二十年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二十年代的产业升级,说到底就是政府限制造船业的野蛮生长,而这次,东非是打算支持和鼓励造船业整体的发展。

    就比如之前恩斯特提到的辅助性舰艇建造计划,这就是一个大蛋糕,相当于另类的军事订单,如果能落实,就可以养活一大批造船厂。

本章完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6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