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蛋糕不确定,但肯定能让英国和法国等德不配位的国家,把世界市场的大头利益吐出来。
还有苏联这个国家,如果德国和日本能削弱苏联,对东非进军中东和中亚,同样是利好的。
这样一来,东非最后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美国,不过,东非有信心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东非和美国的利益冲突点,实际上在未来的拉美,欧洲两个主要区域,不过,两国想独吞上述两个区域是都做不到的。
恩斯特说道:“基本上,未来世界格局,将会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我们和美国已经预订了其中的两张门票,至于第三个国家,大概率在德国和苏联中决胜出,而我更看好苏联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时空里,德国的实力比前世要强悍一些,因此德国战胜苏联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但是,恩斯特还是不会因此看好德国。
就苏联那种国情,恩斯特甚至相信,就是东非和苏联做上一场,也没有把苏联消灭的可能性,而德国的实力比东非要差太多,因此,德国想征服苏联,可能性不大。
当然,现在恩斯特希望苏联取得最后胜利,还有现实的利益需求,那就是如果德国取得欧洲霸权后,东非就会变得被动。
就比如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这两个重要海上通道,如果落入到德国手里,东非想把手伸入欧洲,基本就不可能实现。
德国统一欧洲的话,它是真能通过原奥匈帝国,把地中海纳入他的掌控之下,而苏联就完全不同了,苏联想冲出黑海都很困难,因此,苏联如果胜利,也不会威胁到东非在欧洲的利益和影响力。
恩斯特说道:“一个残血的苏联,它没有办法统一欧洲的能力,因此,我希望未来,德国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苏联,而一个强大的德国,天然就能成为欧洲的领导者,这就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了。”
德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处于欧洲的心脏位置,因此如果欧洲是一个国家的话,首都放在德国可以说是最合适的,而统一的欧洲,显然不符合东非的利益。
而苏联,它很难将势力范围拓展到西欧和南欧,即便战胜德国也是如此,毕竟不管是东非还是美国,都能断绝俄罗斯长期以来的欧洲梦。
弗里德里希对恩斯特的这番言论,也表达了支持,他问道:“因此,今年提前展开结算统计,就是对东非国力进行一次摸底,确定我们手中有多少筹码,以及如何下注的问题?”
恩斯特点点头说道:“就是这样,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战争预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军事领域的部署,比如提前展开武器弹药的生产,并且做好储备工作。”
“这样,一旦未来东非下场时,我们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战争对国内经济运行的破坏。”
这并非恩斯特危言耸听,而是前世美国在二战后期发生过的教训,在二战期间,美国产能疯狂爆发,军工业蓬勃发展,但是,这也给战后美国经济恢复埋下了一些隐患。
就比如短时间内工业产能的疯狂扩张,导致了战后美国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而想再回过头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同时,战时经济也对美国经济结构形成了严重冲击,为了二战,美国动员了一千多万的庞大军队,而这一千万兵力,毫无疑问是美国原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力军,毕竟能参军的基本上是美国良家子弟,同时,也是最优质的年轻劳动力群体。
他们奔赴欧洲战场,直接就导致了美国本土的劳动力短缺,加上美国本土疯狂扩张工业产能,所以,美国工厂招聘大量妇女以及少数族裔参加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