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契卡出动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所以,苏联只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确保政权能够生存下去,只有活下来,才能谈未来。

    ……

    约瑟夫在对乌克兰还有对外贸易委员会的干部进行了一番敲打后,就把他们打发出了办公室。

    他放下烟斗,拿过身边的电话,对着话筒吩咐说:“让保卫局的缅任斯基到我的办公室来。”

    保卫局也就是东非所称的“契卡”,而缅任斯基也就是如今契卡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约瑟夫的心腹。

    过去一年以来,缅任斯基可是勤勤恳恳的帮助约瑟夫做了许多大事,包括集体农庄相关的富农镇压问题,古拉格建设,对国内反政府分子的镇压和清洗,还有对外工作等等。

    古拉格在苏联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而缅任斯基就是如今苏联古拉格体系的重要推动者。

    集体农庄推行期间,许多“地主”,“富农”,就被投入到古拉格下属的各个劳改营,截止到1931年,差不多全苏联有近百万富农因为抵制集体农庄,成为劳改犯。

    这是现在古拉格劳改犯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还有许多破坏分子,间谍,反政府分子也是他们的狱友。

    古拉格其实可以理解为“劳改营管理总局”,他和一般的监狱系统还不一样,因为古拉格下的囚犯,是要为国家建设出力的。

    就比如现在苏联正在建设的白海—波罗的海运河,西伯利亚和中亚的矿场,城镇,苏联的铁路建设等等,都能看到古拉格管理的劳改犯们的身影。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联和美国确实不愧是天生的“冤家”,两国在“囚犯经济”上都是独成一派的集大成者。

    苏联通过古拉格获得大量劳动力,对国家进行建设,而美国尤其盛行的私人监狱,也在为美国的监狱长还有经济做贡献,这正好对应了“计划”和“市场”两种成分。

    不久,缅任斯基就来到了约瑟夫的办公室,他看起来极度虚弱和消瘦,事实也是如此,缅任斯基有心脏病和神经衰弱等健康问题。

    不过,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在苏联却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同时也是其他国家情报机关头疼的硬茬子。

    “约瑟夫同志,你叫我过来有什么事?”缅任斯基开口询问。

    此时,约瑟夫正在批阅桌案上的文件,听到缅任斯基的话后,他把钢笔放在桌面上的墨水盒里。

    “缅任斯基同志,这次叫你过来,确实是有一件事和你商量。”

    “想必,你也知道现在苏联的粮食出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从国外进口一批粮食,来应对这个短暂的危机。”

    缅任斯基皱着眉头说:“约瑟夫同志,你的意思是我们保卫局配合这次行动,帮助收购粮食?”

    约瑟夫摆摆手说:“粮食收购,贸易委员会负责就行,你们也可以派人盯着,不过这不是我叫你来的目的。”

    实际上,贸易委员会的驻外机构本身就受到契卡的监督,甚至一些官员可能就是契卡的人。

    就比如苏联驻莱茵市贸易代表处,他的负责人坎托罗维奇,就是契卡的官员,负责监视海外人员的行为,防止人员叛变。

    约瑟夫接着说道:“贸易委员会的任务,确实需要注意和掩护,而这次我叫你过来,就是寻找一个契机,把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