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通产业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第二次电力革命,时间大约为20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特征为国家电网成型和能源上的多元化,电力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迅速普及和推广,出现核电等新发电技术等。

    第三次电力革命,时间在20世纪初末到21世纪初,标志为电力市场化和清洁能源转型。

    最后,则是碳中和大背景下的各国能源转型,这个时期远东帝国电力发展最具代表性。

    当下,东非正处于第二次电力革命起步阶段,也就是国家电网迅速成型中,发电结构朝着多元化发展,火电和水电等传统发电技术取得突破等,而东非又领先于世界绝大部分国家。

    当然,前世的标准也不完全符合现在东非电力产业的发展情况,本身世界电力产业就是极为不均衡的,哪怕前世21世纪,世界各国向着碳中和目标转型阶段,各国的发展差异也极大,甚至非洲大陆等地区,连电力都没有完全普及。

    不过,不可否认,电力产业的上升空间很大,东非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恩斯特接着说道:“公路方面,高速公路是接下来帝国主推的方向,进一步提高内陆物流能力,提升公路交通的效率。”

    实际上,如今东非道路系统已经相当完善,甚至是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状况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不过,东非确实还从来没有建设过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

    世界上的首条现代意义高速公路出现于1924年的意大利,由私人公司建设和运营,目前,德国和东非也有建设计划,但是,大规模高速公路网络在未来,可能会率先在东非出现。

    虽然意大利第一个吃螃蟹,但是它现阶段没有大规模推广的能力,毕竟意大利的全国汽车数量很难支持高速路的推广,而东非是世界汽车工业第一大国,在相关领域的市场需求早就已经出现。

    此前,恩斯特并不着急建设高速公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再拿出来“以工代赈”,才延后了东非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让意大利拿了个第一,因此,七五期间,东非交通领域高速公路建设将是交通领域的重头戏之一。

    不过,不管是内陆水运,铁路还是公路,东非都是升级和完善,即便东非最落后的内陆水运,东非曾经也有东非大运河工程推动,铁路和公路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航空业建设,才是七五规划中新的内容。

    恩斯特说道:“最后是航空,如今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使得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可以大规模推广开来。”

    “尤其是对于西南,西北,等地广人稀,且不适合其他交通模式的地区,航空业的出现,填补了我们在这些区域交通的短板。”

    西南地区也就是纳米比亚还有卡拉哈里盆地地区,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但是绝大部分地区以沙漠为主,人口稀少。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公路,铁路,在这里都不适合发展,至于航运,那更是连发展的条件都没有。

    “奥兰治蒙德等西南城市,过去因为交通的限制,物资运输十分困难,奥兰治蒙德这种沿海城市还好,内陆的一些城镇和据点,甚至只能通过步行和骆驼运输物资。”

    “而飞机的出现,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些地方又不缺土地,机场建设十分划算。”

    东非对西南地区的投入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可又不能投入,这主要是针对英国殖民地南非,虽然说奥兰治河是两国界河,可南非那边的气候条件和交通,要远比东非这边好的多,因此为了国防安全,东非一直都想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而除了几条稀疏的铁路和公路以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5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