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城市转型 (4/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工人服务的医院,学校,为了矿产运输建设的铁路,投资建设的工厂等等。

    但是,这些产业全部是为了原本矿业开采和相关工业而配套的工程,如果资源枯竭的话,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如果不能寻找其他出路,势必导致人口外流,而人口外流又会导致一部分学校,医院和工厂倒闭,进一步加剧人口外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也是波西米亚省着急的原因,而圭鲁市就是一个典型的工矿城市。

    瓦伦西说道:“这也是我担忧的问题,实际上圭鲁好歹是地级市,再怎么有落差,只要维持住行政级别终究可以维持下去,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圭鲁下面的市镇。”

    “所以,等这次回去后,我想尽可能的把全市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先把企业和公共单位尽可能留下来,裁掉一批不合理的企业和单位,或者直接推动一些企业就地转型。”

    “我们波西米亚省的基础条件不算差,姆贝亚市这些年能转型成功,借助了当地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

    “地理上圭鲁肯定改不了,所以在政策上我们要尽可能学习姆贝亚市,尤其是如何支持一些常规企业的发展,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所谓常规企业,也可以理解为平平无奇的企业,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但是这种企业反而最不平常,毕竟大部分的企业都属于这个类型。

    就比如农产品粗加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市场相对稳定,可以带动一批就业,这也是瓦伦西所看中的,当然,这中间也有瓦伦西不看好优质企业愿意到圭鲁发展的原因。

    毕竟圭鲁在整个东非也只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城市,拿什么吸引优质企业?就像一些城市,没有优质高校,工业和经济经济基础也不强,但是动不动就搞什看起来十分尖端产业,大部分也只有失败的份儿,毕竟其先天基础薄弱,不把地基打好,后期也容易发展畸形。

本章完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