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舆论战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巴勒尔顿旅社的老板,向下属们讲解着目前他们所面对的英国工作形势。

    东非国防安全局上一次,英国发起舆论攻势,就是以伦敦为中心,因为突然出手的原因,打了英国政府和犹太人一个措手不及。

    实际上,如果东非国防安全局只是进行反战和反工党宣传,那自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反犹太这一点,就触及了英国犹太团体那根敏感的神经。

    英国的犹太团体,虽然没有像美国人那样挤入到美国决策政府,但是在英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得益于他们对英国政府的渗透,毕竟英国的贵族和官僚,没有人能拒绝金钱的诱惑,而英国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这里本身就是犹太势力比较强大的地方。

    所以,当国防安全局借助伦敦的新闻媒体,进行了第一次反犹宣传之后,迅速引起了伦敦犹太团体的警觉。

    他们通过在英国构建的舆论网络,对这些反犹言论进行封杀的同时,也通过收买的英国政府人员,对在伦敦的反犹组织进行打击。

    这也使得伦敦办事处的工作陷入了困境,所以不得不转变思路,绕开伦敦,在英国的其他地方发起新一轮的舆论攻势。

    爱丁堡情报小组的组员皮德尔对着巴勒尔顿说道:“组长,我建议采用无线广播,还有传单的形式在爱丁堡发起行动,如果单纯通过报纸,时效太慢,而且容易引发英国政府的关注。”

    巴勒尔顿否定道:“不行,通过你说的两种方式,并不能很快奏效,英国不像帝国,电子产品普及率高,绝大部分家庭连收音机都没有,所以传播能力十分有限。”

    “至于发传单,印刷的工作量太大,同时容易留下尾巴,而且分发也需要大量人手,否则起不到效果。”

    “当然,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报纸具有‘权威性’,大部分民众对报纸上所说的问题深信不疑,哪怕很多报纸上假话连篇。”

    “但是,报纸反而最不容易引起英国民众的反感,相对于发传单和广播来说,通过英国本土的编辑和报社,来发表一些信息,只要我们不透露太多信息,也最不容易留下蛛丝马迹。”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盯着那些大报社,毕竟伦敦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大型报社,也越容易和犹太人扯上关系。”

    巴勒尔顿的这句话完全没有问题,毕竟犹太资本的投资,显然也只会盯着那些大鱼,他们可以投资伦敦或者英国有影响力和规模的报社,但是绝对不会闲着没事,找一家伦敦贫民区中,几乎运营不下去的小新闻作坊投资。

    而且越是这种小作坊,他们越会拿钱办事,就是偷偷刊印反英国政府的言论,只要价格到位也不是不能尝试。

    随着巴勒尔顿的吩咐,爱丁堡小组第二天马上发起了行动,很快,爱丁堡的不少小报纸上,就出现了各种反犹言论和阴谋论,这在爱丁堡引发了热烈反响。

    “嗨,布莱尔你认为这份报纸上说的是真的么?犹太人通过贿赂政府官员,从而引发英国和德国的战争。”

    “劳而斯,我相信这是真的,毕竟犹太人确实有很大的嫌疑,报纸上都说了,他们就是为了从战争中获利,所以才发动了这场战争。”

    “经济危机也是他们搞起来的,战争就是他们为了转移大众的视线,所以才促成了欧洲的战争。”

    “而且,罗斯柴尔德的家族太可怕了,他们在欧洲每个国家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报纸上说犹太人渗透到了我们帝国政府的内部。”

    “根据报纸上所说的内部消息,我们的外交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zhouchuangyeshilu/read/97/16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