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
青壮年和有孩有老人家庭之间,积分差距足足有三倍,这差距实在夸张。
而就废土的整体形势来看,一般能有这样的家庭配置,处在中间的夫妻俩,他们的劳力通常能按1.2个青壮年计算。
孩子最多只能算0.2,老人则估算为0.4。
按一孩一老来算,这样一个四口之家的总劳力就是3。
和青壮年相比,劳力上低了2,但能换回来三倍的积分,这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但显然,一孩一老这种极端简单的情况,不会出现在这次考核里。
丁以山似乎很是满意场中检查官的反应,竟然接过话筒开口说道:
“有孩家庭,均为两孩,而且是一男一女。”
“有孩有老人的家庭,均为三孩两老,两男一女。”
“第二批卫星城,我需要你们展现给我、展现给幸福城的,是包容能力,是智慧,是在逆境中寻找发展的能力。”
“扪心自问,要是只带着一群青壮年搞建设,需要你们这些检查官吗?”
“我要看到的,是你们有信心、有胆量去选择这些家庭,用你们的能力弥补劳力上的劣势。谁有能力,第二批的包干任务就交给谁,要是现在就怕了,也可以,提交一份退出竞争的申请就能走人!”
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场下依旧鸦雀无声。
众人心里继续盘算着:
无孩夫妻,女性按照0.7劳力计算,对比两个青壮,差距15%,却能额外得到50%的积分。
两孩家庭,总劳力2.4,对比四个青壮年,劳力差距40%,却能换回150%的积分。
三孩两老的七口之家,总劳力3.8,对比七个青壮年,劳力差距45%,却能换回300%的积分。
数据一列出来,选择无孩夫妻的性价比远高于选择青壮年。
再往下算,如果想搏一把,选择有孩有老的家庭,劳力只差5%,却能得到翻倍的积分。
然而,现实真能和计算出来的数字完全匹配吗?
管理五百个青壮年,和管理七十个家庭的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些到今天还能维持三代同堂的家庭,要么是抗风险能力极强的人,要么就是自主能力拉满的群体。
带着他们慢慢搞建设或许没问题,但关键在于,这次考核是各组之间的竞争。
万一遇到重劳力任务,或是带有危险性的工作,这些家庭不愿意执行怎么办?
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就连程野也忍不住认真思索起来。
在不清楚积分能购买什么的情况下,就要确定人员分配,这确实是个难题。
但正如丁以山所说,他想看到检查官有信心、有胆量去选择这些家庭。
若是提前知道了积分能兑换的东西,大家的选择就会变成纯粹的利益考量,反而违背了建设卫星城、考核检查官的初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