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在小区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掏出一张便条写了个地址:“南湖东路18号,三单元502”。字迹潦草,像是随手记下的租房信息。他故意让它从指间滑落,掉在收银台旁边。店员低头扫码,没注意。
然后他从后门离开,穿过一条窄巷,走向地铁站。上车前回头看了一眼,街角无人,便利店灯光昏黄,那张便条已被风吹到了墙角。
地铁换乘三次,路线毫无规律:先坐六号线往东,再转二号线向北,最后搭环线绕城半圈。每一次换乘他都留意身后,观察是否有同一张面孔重复出现。没有。但他不敢放松。
最终抵达城市另一端的公共图书馆。时间刚过晚上八点,阅览室还有不少人,学生、老人、自由职业者,各自埋首于书本或电脑。他找了个角落位置,背靠墙壁,视线能覆盖入口和两个出口。
打开随身包,取出平板。这是备用设备,白色外壳,没有任何标识。SIM卡是今天中午在街边小店买的,不用实名,流量套餐三天有效。他连上图书馆Wi-Fi,信号稳定。
登录匿名云端账户,用双重密钥验证身份。调取预先存好的境外金融数据库快照——那是他三年前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一份离线镜像,涵盖多个避税天堂的公司注册与资金流动记录。
输入“诺森资本”。
系统反馈一条简短记录:“曾参与多起影视基金异常结算案,受监管机构关注;关联实体包括‘瑞安信托’‘蓝岸控股’,均因虚假合同及洗钱嫌疑被调查。”
他手指停在屏幕上。
这不是偶然操作,也不是普通合同漏洞。有人专门盯上了这部剧的投资流程,提前布局,等资金一到账就动手。手法干净,流程合规,连审批都走完了。如果不是他查得细,根本发现不了。
而且……对方用了“缺口”这个词。
那是他和团队私下讨论预算时的说法,从未出现在正式文件里。一次深夜会议,他说:“目前资金池看似完整,但存在结构性缺口。”当时在场的不超过五个人。
能知道这个词的人,只可能是内部核心成员。
他关闭页面,删除浏览记录,清除缓存,再把平板恢复出厂设置。离开前,他分三次把设备零件丢进不同楼层的垃圾桶:外壳扔在一楼大厅,主板沉入二楼洗手间旁的清洁箱,电池则塞进三楼儿童区绘本架后的缝隙。
回家路上已是深夜。末班地铁空荡,车厢冷清。他坐在角落,一直看着窗外飞逝的黑暗隧道壁,偶尔闪过广告灯牌的残影。到站后步行二十分钟,途中绕了两条街,几次突然停下回头,确认无人尾随。
小区安静,路灯昏黄。那辆黑车不见了,车位空着,地面残留一圈淡淡的轮胎印。
他轻手轻脚开门。客厅灯灭了,屋里安静。小亚明房间传来轻微梦呓,一句模糊的“爸爸……明天能去片场吗?”主卧传来均匀呼吸声,艾迪睡得很沉。他站在书房门口停了几秒,确认门缝下的纸条没动过——那是他早上贴的,用来判断是否有人进入。
桌角的笔也没移位。他松了口气。
走进去,从书架抽出那本《杜伊诺哀歌》,取出U盘重新插入主机。新建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星途·备份01”。把刚才查到的信息全部复制进去,包括邮件截图、银行流水分析、诺森资本背景报告。
他又看了一遍“诺森资本”的资料截图。这家公司虽然注册在海外,但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几起类似案件中,都是影视项目刚融资就出现资金分流,最后项目搁浅,投资人撤资。巧合太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