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竞争对手的最后的挣扎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手的目的很明确:把他塑造成一个因事业受挫而心理失衡、妄图报复社会的危险人物。只要公众开始怀疑他的动机,那篇揭露行业黑幕的评论文章就会被解读成偏执者的泄愤,而不是勇敢者的证言。

    亚瑟没有删它,也没有转发。他另开一个账号,注册信息完全匿名,IP经七层代理跳转,最终上传至一个冷门技术论坛——那里聚集着一群痴迷于数字取证的极客,常年讨论音频修复、图像伪造检测等议题。他在帖子里写道:请分析音频波形是否存在拼接痕迹,愿支付合理酬劳。

    两小时后,三位独立音频工程师回复。第一位指出背景噪音频率在三秒内突变两次,不符合自然环境特征;第二位发现人声共振峰分布异常,存在明显重采样痕迹;第三位直接判定:该录音至少由三段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声音合成,包括一段来自三年前某公开发布会的背景杂音。

    伪造。

    他还未出手,对方的第一波攻击已自行瓦解。

    天光渐亮,窗外传来早班公交启动的声音,轮胎碾过湿漉漉的路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艾迪走进厨房,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蓝格子围裙,开始煮粥。米粒在锅中轻轻翻滚,热气氤氲上升,在玻璃窗上凝成一片朦胧的雾。

    她昨晚没多问什么,只是睡前留下一句话:“不管发生什么,别让孩子听见吵闹。”

    亚瑟站在客厅看了会儿,看着她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肩线柔和,动作从容。他转身回书房,调出另一条暗线。

    三年前,他曾匿名资助一名调查记者,专门追踪业内几家头部公司的资金流向。那人行事谨慎,从不贸然发声,一直默默整理证据链。亚瑟曾看过他的笔记:密密麻麻的时间线、银行流水截图、合同扫描件,像一张巨大的蛛网,只差最后一根丝线牵动全局。

    现在,是时候了。

    他授权对方释放一组经过筛选的信息:某影视公司曾以“文化扶贫剧”名义申报政府补贴八百万元,实际拍摄仅耗资九十万,其余资金通过离岸账户转出,用于个人资产购置。资料附带完整的财务凭证、转账记录截图及第三方审计报告摘要,全部脱敏处理,确保不牵连无辜。

    这些内容不算致命,但足够引发质疑。更重要的是,发布平台是业内公认的中立观察号,语气克制,数据清晰,反而比激烈控诉更有说服力。

    新闻发布时间定在上午十点。

    与此同时,艾迪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画面很简单:她和小亚明坐在阳台地毯上,共读一本儿童诗集。阳光斜照进来,落在翻开的纸页上,映出淡淡的纤维纹理。孩子指着一页说:“这句写的是风,但它其实是想念。”艾迪笑着回应:“那你爸爸写的诗,是不是也在想你?”

    视频配文只有短短一句:“有些爸爸很忙,但他一直在写真正的诗。”

    评论区迅速涌进来一大片留言。

    “看哭了,这才是我想追的明星家庭。”

    “原来诗人爸爸是这样的。”

    “比起那些天天炒作私生活的,这种安静的力量才动人。”

    舆论风向悄然转移。原本酝酿中的“精神异常”话题还没成型,就被真实的情感画面冲淡了热度。热搜榜上的关键词开始变化,从“亚瑟情绪失控录音曝光”变成“那个写诗的父亲回来了”。

    中午,亚瑟接到记者的消息:“他们急了。有人试图联系我撤稿,开价翻倍。”

    “别接。”他说,声音平静无波,“让他们继续加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来的儿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laideerzi/read/97/8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