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大乾夏耘:蝗灾过后话农心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的肥力和透气性;对于实在干旱的地块,他让人用引水渠里的水,一点点浇灌,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喝到水。

    农户们看着太子如此尽心尽力,也都干劲十足。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去田间浇水;傍晚时分,还有人自发地在桑田边巡逻,防止蝗虫再来破坏。有个叫赵铁柱的农户,家里有三亩桑田,补种新苗时,他每天都守在田里,直到深夜才回家,风澈劝他休息,他却说:“太子殿下为了我们的桑田,连觉都不睡,我们怎么能偷懒?这桑苗是我们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守好!”

    七月中旬,北方的蝗灾终于得到了控制。蝗虫被深沟阻挡,大部分被石灰和草木灰杀死,剩下的也飞到了其他地方;新补种的抗蝗桑苗长出了新的叶片,绿油油的,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引水渠里的水潺潺流淌,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水井也挖好了,农户们再也不用去几里外打水。

    风澈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成就感。他让人在大同府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农桑祭,邀请当地的农户和官员参加。祭台上,摆放着新收获的桑叶和桑籽,风澈亲自点燃香烛,对着天地跪拜:“愿上天保佑大乾风调雨顺,愿北方的桑苗茁壮成长,愿农户们年年丰收,岁岁平安。”

    农户们也纷纷跪拜,嘴里念着祈福的话语,脸上满是虔诚。祭典结束后,农户们围着风澈,送上自己家里做的桑果糕和蚕丝帕,感激地说:“太子殿下,若是没有您,我们今年就真的活不下去了!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风澈接过礼物,心里满是温暖:“这都是朝廷应该做的,也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北方的农桑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八月初,风澈终于完成了北方的救灾工作,启程回京。出发那天,大同府的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路边,手里拿着桑枝和鲜花,为他送行。有的农户还牵着自家的孩子,对孩子说:“记住这位太子殿下,是他救了我们的桑田,救了我们的家。”

    风澈坐在马车上,看着路边的百姓,心里满是感动。他拿出风染霜给的平安扣,摸了摸上面的“风调雨顺”四个字,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没有辜负百姓的信任。

    回到京城时,慕容冷越和风染霜早已在宫门口等候。风染霜看到风澈风尘仆仆的样子,眼眶立刻红了,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北方受了很多苦?”

    风澈笑着摇头:“母后,儿臣不苦,看到北方的桑苗重新发芽,农户们露出笑容,儿臣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画,上面是北方桑田的景象,绿油油的桑苗一望无际,旁边还有农户劳作的身影,“母后您看,这是儿臣让画师画的北方桑田,等明年春天,我们就能在那里举办一场小型的农桑节,让京城的百姓也看看北方的农桑成果。”

    慕容冷越看着画,又看了看风澈,眼底满是赞许:“做得好!你这次在北方的表现,让父皇很满意,也让满朝文武都服了你。朕已经决定,在九月的朝会上,对你进行表彰,还会下旨,在全国推广农桑研究院培育的抗蝗桑苗,让更多的农户受益。”

    当晚,长乐宫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家宴,庆祝风澈平安归来。餐桌上,摆满了风澈爱吃的菜——翡翠烧卖、蟹粉小笼,还有风染霜亲手做的桑果糕。风澈一边吃着,一边给父母讲述北方救灾的趣事,讲农户们如何齐心协力抗蝗,讲赵铁柱如何守在桑田边,讲农桑祭上的热闹景象。

    慕容冷越和风染霜认真地听着,偶尔插几句话,脸上满是笑容。风染霜给风澈夹了一个烧卖,轻声说:“你这次在北方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母后已经让人给你收拾好了房间,里面放了你爱吃的点心和解暑的药材。”

    风澈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慕容冷越说:“父皇,儿臣在北方时,发现那里的农户虽然会种桑养蚕,却不懂如何加工蚕丝制品,大部分蚕丝都低价卖给了商人。儿臣打算让农桑研究院开办一个蚕丝加工培训班,派专家去北方,教农户们缫丝、织锦的技艺,这样农户们就能自己加工蚕丝制品,卖个好价钱,收入也能翻一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read/97/4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