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安第斯山脉高原桑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则跟着苏尔玛去高原上采染材。苏尔玛提着羊毛篮,伊莎贝拉跟在身后,踩着薄雪向草甸走去:“要采雪下的茜草,冻过的茜草颜色更浓;靛蓝要挖根部,里面的染料成分多;秘鲁树皮要剥老树皮,煮出的汁固色效果最好。”草甸上静悄悄的,薄雪压弯了低矮的灌木,偶尔有几只骆马从远处走过。苏尔玛弯腰,拨开积雪,捡起几株暗红的茜草:“我妈妈教我,采茜草要留根,明年还能再长,克丘亚人不能断了自然的念想。”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袭击了村落,狂风卷着雪粒,把刚搭建的玻璃温室吹破了大半,增氧机也被雪埋了。迭戈急得直跺脚:“每年雪季都有暴风雪,以前桑苗被埋过后就会冻死,根本没办法!”

    风澈看着被吹破的温室,突然想起费尔南多说过的“石墙+羊毛毡”双重防护法:“我们可以在温室周围砌一道石墙,石墙能挡住大部分风雪,再在温室玻璃外贴一层羊毛毡,增强保温效果!”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男人们去山上搬石头砌墙,费尔南多则指导大家把羊毛毡贴在温室玻璃上,用绳子固定:“石墙在低温下很稳固,羊毛毡能保温,以后再下暴雪,桑苗也能安全。”

    暴风雪刚过,又一场危机袭来——桑苗出现了“缺氧枯萎”。虽然增氧机恢复了工作,但温室里的氧气浓度还是不够,新长出的叶片开始发黄,慢慢枯萎。苏尔玛看着枯萎的桑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是氧气不够,桑苗就活不成了,这手艺真的要断了……”

    伊莎贝拉突然想起厄瓜多尔的“薄荷增氧法”:“高原的薄荷草能释放氧气,种在温室里能增加氧气浓度!我们快去采薄荷草!”众人立刻去草甸上采薄荷草,小石头把薄荷草种在温室的角落,再用温水浇灌:“薄荷草耐寒,种在温室里既能增加氧气,还能驱虫,桑苗的叶片会慢慢变绿。”

    与此同时,阿琳和伊莎贝拉也跟着苏尔玛学起了克丘亚羊驼毛桑丝织。每天上午,苏尔玛都会坐在温室旁的织机前,借着温室的光,手把手地教阿琳“羊驼毛处理法”:“羊驼毛要先放在温水中泡三天,泡软后再用木梳梳理,去除杂质,这样织的时候才不会打结。”她指着木盆里的羊驼毛,“梳理的时候要顺着毛的方向,不然会把毛梳断,织出来的锦就不平整了。”

    伊莎贝拉则试着改良传统染料。她把茜草染液、靛蓝染液和秘鲁树皮汁按2:3: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蜂蜡:“这样染出来的颜色既有雪山霞光的暗红,又有夜空的靛蓝,蜂蜡还能让颜色更持久,洗的时候不会掉色。”她还教阿琳用羊驼毛和桑丝混纺的技巧:“织的时候要把桑丝绕在羊驼毛上,每三厘米打一个结,这样桑丝就不会被冻脆,织锦也更保暖。”

    可第一次织出来的织锦,却出了问题——染料颜色不均,骆马图腾的腿歪歪扭扭,羊驼毛和桑丝的连接处还出现了脱线。卡米拉看着织坏的锦,眼圈红了:“这样的锦根本卖不出去,哥哥肯定还是要去利马……”

    苏尔玛摸了摸织坏的锦,突然说:“我们可以在染液里加一点土豆汁,土豆汁含糖,能让染料更好地附着在纤维上;织的时候,要把织机放在温室里,温度高,桑丝就不会脆了。”

    阿琳立刻按照苏尔玛的方法,在染液里加入土豆汁,搅拌均匀后再泡桑丝;织锦时,伊莎贝拉帮着把织机搬进温室,阿琳用梭子小心地穿引纤维。这次织出来的织锦,染料颜色均匀饱满,骆马图腾的腿笔直修长,羊驼毛和桑丝紧密相连,再也没有脱线。当阿琳把织锦铺在羊毛毯上时,苏尔玛的眼睛亮了:“这就是我年轻时织的羊驼毛桑丝织!颜色亮,又保暖,在雪地里能穿好几年都不坏!”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琳和伊莎贝拉跟着苏尔玛改良织法:他们用土豆汁优化染料,用温室保暖保护桑丝,还把克丘亚的新图腾——梯田、骆马、安第斯雪山织进锦里,让织锦更有高原特色。当他们把第一块“雪山驼丝织”拿到库斯科的高端手工品集市上时,立刻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织锦多少钱?我要给巴黎的女儿当圣诞礼物!”一位来自法国的游客举着欧元喊道,“我在南美旅行了一个月,从没见过这么有克丘亚特色的织锦!”

    一位来自秘鲁羊驼毛品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read/97/4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