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要留一半,不然树会枯死,雨林的规矩不能破。”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小型滑坡,雨水冲垮了刚编好的藤编固土网,刚嫁接好的桑苗也被泥水淹没了大半。阿里急得直跺脚:“每年雨季都有滑坡,以前桑苗被淹过后就会烂根,根本没办法!”
风澈看着被冲垮的固土网,突然想起拉玛说过的“藤条+雨林气生根”固坡法:“我们可以在固土网下铺一层龟背竹的气生根,气生根吸水性强,能锁住泥水,再用藤条把气生根和固土网绑在一起,更牢固!”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达雅克族的女人们去雨林里采集龟背竹的气生根,拉玛则指导大家把气生根铺在固土网下,用藤条缠绕固定:“气生根在雨林里能自然生长,以后再下雨,就能锁住大部分泥水,不会再滑坡了。”
暴雨过后没几天,又一场危机袭来——藤蛾灾来了。成片的藤蛾幼虫从雨林里爬出来,落在刚长出新叶的桑苗上,还在桑丝上产卵,转眼间就把几片叶子啃出了孔洞。古丽娜看着被蛀的桑丝,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是桑丝被蛀坏,织不成锦,这手艺真的要断了……”
莎菲娜突然想起马来西亚的“露兜果驱虫法”:“加里曼丹的露兜果,果肉榨出的汁能驱藤蛾!我们快去采露兜果,榨汁喷在桑苗上!”众人立刻去雨林里采摘露兜果,小石头用石头臼把果肉捣烂,榨出橙红色的汁液,再和卡普阿斯河的水按1:8的比例混合,装在喷壶里喷在桑苗和桑丝上。奇迹般地,藤蛾幼虫闻到露兜果汁的味道,纷纷爬走了。守苗爷爷看着保住的桑苗,松了口气:“这露兜果汁不仅能驱藤蛾,还能当肥料,桑苗吸收后,叶子会更绿。”
与此同时,阿琳和莎菲娜也跟着古丽娜学起了达雅克藤编桑丝织。每天上午,古丽娜都会坐在长屋的竹台上,借着雨林的天光,手把手地教阿琳“藤编底胚法”:“藤条要先放在卡普阿斯河的水里泡三天,泡软后再编织底胚,这样藤条不容易断。”她指着竹台上的藤条,“泡的时候要加一点卡波树的树脂,能防蛀,还能让藤条更有光泽。”
莎菲娜则试着改良传统桑丝固色配方。她把卡波树的树脂和槟城的蜂蜡按2:1的比例混合,加热融化后,涂在桑丝上:“这样桑丝不仅颜色更持久,还能防藤蛾蛀,比单纯用树脂固色耐用两倍。”她还教阿琳在藤编底胚里嵌雨林种子:“把露兜果的种子嵌在藤编缝隙里,既好看,又能驱虫,一举两得。”
可第一次织出来的织锦,却出了问题——藤编底胚太硬,桑丝嵌不进去,固色后的桑丝颜色也不均匀,犀鸟图腾的翅膀歪歪扭扭。莱拉看着织坏的锦,眼圈红了:“这样的锦根本卖不出去,哥哥肯定还是要去木材厂……”
古丽娜摸了摸织坏的锦,突然说:“我们可以在藤条里加一点雨林的香蕉叶纤维,让底胚更软;固色的时候,要把桑丝放在树脂里浸泡半天,不是只涂表面,这样颜色才均匀。”
阿琳立刻按照古丽娜的方法,在藤条里混入香蕉叶纤维,泡软后编织底胚;固色时,莎菲娜把桑丝放进树脂溶液里浸泡,时不时搅拌一下。这次织出来的织锦,藤编底胚柔软有韧性,桑丝颜色均匀明亮,犀鸟图腾的翅膀展开,像真的要飞起来一样。当阿琳把织锦铺在竹台上时,古丽娜的眼睛亮了:“这就是我年轻时织的藤编桑丝织!颜色亮,又结实!”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琳和莎菲娜跟着古丽娜改良织法:他们用香蕉叶纤维软化藤编底胚,用树脂浸泡法固色,还把达雅克族的新图腾——雨林猴子、卡普阿斯河渔船织进锦里,让织锦更有雨林特色。当他们把第一块“藤丝雨林织”拿到马辰的集市上时,立刻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织锦多少钱?我要给伦敦的女儿当生日礼物!”一位来自英国的游客举着英镑喊道,“我在东南亚旅行了五年,从没见过这么有雨林特色的织锦!”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手工品电商平台代表更是当场定下了四百块的订单:“我们要把这种织锦放在平台的‘雨林非遗’专区,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
阿里看着被抢购的织锦,拉着古丽娜的手说:“外婆,我不去坤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