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势越来越喜人,叶片上的纹路越来越清晰,颜色也越来越深。守苗爷爷每天都要去温室查看,记录桑苗的生长情况。
“这株桑苗的生长速度比普通云蜜桑快,叶片的韧性也更好,很有培育价值。”守苗爷爷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叶片的脉络,“我们可以用它做接穗,和其他桑苗嫁接,培育出更多的杂交品种。”
风澈立刻挑选了十株长势健壮的云蜜桑苗作为砧木,准备进行嫁接。阿竹和小石头也赶来帮忙,他们按照守苗爷爷教的“双芽接法”,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接穗的切口要斜切四十五度,这样能增加形成层的接触面积。”守苗爷爷一边指导,一边演示,“嫁接后要用浸过促根露的布条缠绕,再用塑料薄膜包裹好,防止水分蒸发。”
小石头学得格外认真,虽然第一次尝试时切坏了一个接穗,但他没有放弃,反复练习,终于成功完成了第一株嫁接。“守苗爷爷,你看!我成功了!”他举着嫁接好的桑苗,兴奋地说道。
守苗爷爷笑着点头:“做得很好!接下来要注意保温和保湿,温室的温度要保持在三丈左右,每天要检查一次,看看接穗有没有成活。”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每天都要去温室查看嫁接苗的生长情况。一周后,接穗终于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片上带着淡淡的紫色纹路,证明嫁接成功了。“太好了!我们培育出杂交桑苗了!”大家都非常兴奋,风澈立刻给这种杂交桑苗起名为“紫纹蜜桑”。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紫纹蜜桑的叶片虽然长势喜人,但蚕宝宝吃了之后,吐出来的蚕丝颜色并没有变紫,还是洁白的。“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杂交失败了?”小石头看着洁白的蚕丝,有些失望地说道。
守苗爷爷却笑着说:“别急,这是正常现象。要培育出彩色蚕丝,需要经过多代杂交,慢慢稳定基因。我们现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还要继续努力。”
风澈也没有气馁:“虽然蚕丝颜色没变,但我发现,用紫纹蜜桑叶片喂蚕,蚕丝的韧性和光泽度都比以前更好了。我们可以先推广这种桑苗,提高蚕丝的质量,同时继续培育彩色蚕丝的品种。”
大家都赞同风澈的想法。阿竹带着村民们在桑园里开辟了一片“紫纹蜜桑培育区”,把嫁接成功的桑苗移栽进去,精心照料。学堂的孩子们则成了培育区的“小管理员”,每天放学后都会来浇水、施肥、记录生长情况。
为了加快培育进度,风澈还从京城请来了桑蚕遗传专家。专家仔细研究了紫纹蜜桑和蚕宝宝的生长情况,说道:“你们的培育方向是对的,要培育出彩色蚕丝,需要让桑苗的色素能被蚕宝宝吸收。我们可以尝试在桑叶上喷洒适量的天然色素提取液,看看能不能让蚕丝变色。”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阿雅带领绣娘们提取紫珠果、茜草等植物的色素,制成提取液;风澈和专家一起,调配不同浓度的色素液,喷洒在紫纹蜜桑的叶片上;阿竹则负责喂养蚕宝宝,观察蚕丝的颜色变化。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有了收获:用稀释的紫珠果色素液喷洒的桑叶喂蚕,蚕宝宝吐出的蚕丝呈现出淡淡的紫色;用茜草色素液喷洒的桑叶喂蚕,蚕丝呈现出淡淡的红色。“成功了!我们培育出彩色蚕丝了!”大家都激动地欢呼起来,小石头更是抱着一只吐紫色蚕丝的蚕宝宝,高兴得跳了起来。
风澈看着眼前的彩色蚕丝,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能培育出更多颜色的蚕丝,让高山桑蚕产品更具特色。
第四章 桑蚕体验营的温馨时光
随着紫纹蜜桑的培育成功和彩色蚕丝的出现,高山桑蚕的名气越来越大。下一批西洋游客到来时,不仅有普通游客,还有不少桑蚕爱好者和学生,他们都是冲着桑蚕体验营来的。
体验营开营那天,风澈给每位学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