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晶米映礼:紫宸宫外的百姓盛典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染霜走到他面前,蹲下身,手里拿着株完好的晶米苗:“花恒,我知道你从小在花家长大,觉得世家和百姓不一样。但你看这苗,它不管种在世家的田里,还是百姓的田里,只要用心照顾,都会结出粮食。百姓和世家,都是大乾的人,就像这晶米和土地,少了谁都不行。”

    她转头对花汐说:“贵妃娘娘,花恒还年轻,不如让他跟着张老伯去京郊种晶米,亲身体会下百姓的日子。等他明白晶米的珍贵,明白百姓的辛苦,再回来帮花家打理家事,你觉得如何?”

    花汐愣了愣,随即点头:“多谢皇后娘娘宽宏大量,臣妾这就让他去。”

    花恒抬起头,看着凤染霜手里的晶米苗,又看了看周围百姓的眼神,突然跪直了身子:“皇后娘娘,我错了。我愿意去种晶米,要是种不好,我就不回花家!”

    百姓们听了,都笑了起来。张老伯走过来,拍了拍花恒的肩膀:“好小子,跟我去!保证让你知道,种出一粒米有多不容易!”

    看着他们离开,慕容冷握住凤染霜的手:“辛苦你了。要是换了别人,或许会直接惩罚花恒,但你却给了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惩罚不是目的,”凤染霜笑着摇头,“让他明白百姓的重要,比惩罚他更有用。对了,大典要用的晶米纸,我想让京郊的百姓也来帮忙做,这样大典才更有意义。”

    周明立刻点头:“娘娘说得对!老臣这就去安排,让百姓们明天来长乐宫,一起磨米浆、压纸。”

    第二天一早,长乐宫的院子就挤满了百姓——有老人,有妇人,还有孩子,大家围着石磨,轮流推磨杆,米浆顺着磨槽流进陶盆,香气飘得满宫都是。张老伯带着几个农户,教大家怎么把芦苇纤维掺进米浆里,让纸更结实;几个妇人则跟着春桃编芦苇帘,用来晾晶米纸;孩子们围着风澈和伙伴们,学编晶米穗香囊,笑声此起彼伏。

    “皇后娘娘,您看我磨的米浆怎么样?”一个小女孩举着陶碗,里面装着她刚磨好的米浆,脸上沾了点白浆,像只小花猫。

    凤染霜笑着帮她擦去脸上的浆:“真不错!比娘娘第一次磨的还好呢。”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守苗老爷爷的声音:“澈儿!染霜丫头!我来啦!”

    风澈立刻跑出去,看见老爷爷扛着个旧木架,上面挂着风干的晶米穗,还有个新做的竹制压纸器:“爷爷!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们要办封后大典,我就从共植维度赶来了。”老爷爷笑着走进来,把压纸器放在石桌上,“这压纸器是我连夜做的,上面刻了‘民为根’三个字,送给染霜丫头,希望你永远记得,百姓是大乾的根。”

    凤染霜接过压纸器,指尖摸过上面的刻字,心里暖烘烘的:“谢谢您,爷爷。我一定会记住的。”

    老爷爷看着满院忙碌的百姓,又看了看石磨和芦苇帘,眼里满是欣慰:“好啊,真好。当年我和你奶奶在共植维度种晶米,只是想让身边的人有饭吃,现在你们却把晶米种到了大乾,让这么多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比我们厉害多了。”

    接下来的几天,长乐宫天天都很热闹。百姓们和宫女们一起,做了上千张晶米纸,每张纸上都印着晶米穗或芦苇纹;火小炎和石小坚则去了京郊的晶米田,摘了最新鲜的晶米穗,用来装饰紫宸殿和宫道;时汐和紫汐则把百姓做晶米纸的画面录下来,放在忆融屏上,宫里宫外的人都能看到。

    封后大典的前一天,慕容冷陪着凤染霜去看准备好的礼服——不是传统的明黄凤袍,而是件素色的锦缎礼服,上面绣着圈晶米穗,领口和袖口用芦苇纤维绣了小小的“长乐”二字。“这样会不会太素净了?”凤染霜摸了摸礼服上的绣纹,有些犹豫。

    慕容冷笑着帮她抚平衣角:“不会。这件礼服上有晶米,有芦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read/97/4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