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沙砾星的联网序章 (1/9)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第一章 工程队的星尘足迹

    沙砾星的晨光第三次穿透峡谷时,王玲的通讯器收到了总部的跃迁信号——工程队的“星尘号”科考船已进入星球大气层。她和慕容冷越站在裂谷边缘,看着远处的天际线泛起淡紫色的光晕,一艘流线型的银灰色飞船冲破云层,像一颗坠落的流星,缓缓降落在距离裂谷20公里的平坦沙丘上。

    “比预计提前了两小时。”慕容冷越调试着望远镜,镜头里“星尘号”的舱门缓缓打开,穿着橙黄色工程服的队员们正有序地卸载设备,“带头的是赵工,总部说他是生态工程的老专家,参与过火山星的熔浆苔培育项目。”

    王玲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钟乳石吊坠,吊坠里的发光晶体随着“星尘号”的能量波动微微闪烁:“正好,他熟悉跨星球生物的适配性,能帮我们解决地表与地下系统的对接问题。”

    两人刚驱车赶到降落点,就见一个留着寸头、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他的工程服肩上别着“生态工程总设计师”的徽章,手里还拿着一个磨损严重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火山星的赤焰泉,旁边写着“共生日志·赵山河”。

    “王玲博士,慕容冷越工程师。”赵山河的声音带着风沙打磨过的粗粝,握手时力道很足,“风澈把你们的发现传回来时,我正在调试火山星的焰麦灌溉系统,连夜就申请了跃迁权限——这可是宇宙中首例跨物种、跨系统的共生融合,太让人兴奋了!”

    他身后跟着两个年轻队员:扎着高马尾的林小满,抱着一台便携式生态模拟器,脸上还带着初到外星的好奇;留着卷发的陈默,正低头检查设备清单,手指在光屏上飞快滑动。“林小满,负责生态数据建模;陈默,机械工程与设备维护。”赵山河介绍道,“都是总部选的尖子生,就是第一次来沙砾星,得多麻烦你们带带。”

    林小满立刻凑过来,眼睛盯着越野车轮胎上的黏液薄膜:“玲姐,这就是你说的风沙虫黏液?我在资料里看到过,它的耐磨系数是总部研发的防护剂的1.8倍!能给我一点样本吗?我想做成分分析。”

    陈默则皱着眉看着远处的沙丘:“这里的硅沙颗粒直径只有0.02毫米,很容易堵塞设备管道,我们带的过滤系统可能需要改造。”

    慕容冷越笑了笑,从储物箱里拿出一小瓶黏液样本递给林小满,又指了指裂谷的方向:“放心,我们有‘帮手’。裂谷里的六脚生物能分泌一种防水防沙的胶体,比任何人工过滤材料都好用。”

    当他们带着工程队走进地下溶洞时,林小满和陈默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林小满的模拟器屏幕上,生态数据疯狂跳动:“氧气浓度23%,湿度20%,有机质含量12%——这在沙砾星的地下,简直是‘生态天堂’!”陈默则蹲下身,抚摸着地面的发光菌丝:“这些菌丝的结构像碳纤维,强度极高,还能自动修复裂缝,要是能应用到飞船外壳……”

    “先别着急研究,”赵山河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目光落在中央晶体上,“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搭建‘地表-地下’输水网络。王玲,你和慕容冷越拟定的方案里,提到要在裂谷入口种植凝水藻与伞状植物的杂交品种?”

    王玲点头,打开全息投影,展示出设计图:“伞状植物的花序收集水汽效率高,但耐寒性差;凝水藻能在高温下工作,却需要稳定的水分。我们计划用基因编辑技术,让它们的根系相互缠绕——伞状植物提供收集结构,凝水藻提供抗逆性,再用六脚生物的胶体包裹根系,防止硅沙入侵。”

    就在这时,带头的六脚生物(王玲私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紫晶”,因为它甲壳上的发光点是淡紫色的)突然走到投影前,用触角轻轻触碰杂交植物的图案,然后转身指向溶洞深处的一个角落。众人跟着它走过去,发现那里堆放着许多半透明的卵壳,卵壳里隐约有小六脚生物在蠕动,周围的菌丝上挂着更多的水珠。

    “它是在告诉我们,幼崽需要更多水分。”王玲立刻反应过来,“杂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eihuogongchengzhifenghuajuedai/read/97/43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