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储水舱里的清水已经装满,光能集水器与声波引水装置构建的供水系统彻底稳定。石壤族族长捧着饱满的稻粒,干裂的甲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固沙储水稻不仅能防蛀固沙,稻壳还能加工成储水容器!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沙暴和缺水了!”他从岩石洞穴深处取出一个镶嵌着水芯石的陶罐,罐子里的清水泛着淡淡的蓝光:“这是岩漠星带的生命核心,能为银河种子库的干旱作物培育区提供永久水源,还能强化所有作物的储水基因。”
离开岩漠星带时,石壤族的孩子们骑着沙漠甲虫,护送着“辐空号”飞船穿过沙丘。他们的甲虫背上系着风澈种下的光穗草编的花环,草叶上的储水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如同流动的蓝宝石。风澈趴在舷窗挥手,把画满沙漠稻田的画册留给了小石:“等下次来,我教你们种会储水的星葵,开花的时候能吸引好多甲虫,还能收集更多雨水!”
返程途中,银河农耕技术联盟传来连环喜讯:跨星带作物基因融合再获突破——岩漠星带的固沙储水稻与银河通用稻杂交,培育出能在“极端干旱虚空”环境中生长的“沙空稻”;辐射星带的御辐光麦与固沙储水稻结合,长出了能在“辐射沙漠”中生长的“辐沙麦”;更重要的是,星际育苗舰队的第一分队已在荒芜的“枯寂星”成功种下银河通用稻,仅三天就长出了幼苗,绿色的嫩芽在灰黄色的星球上格外耀眼。星盟**发来通讯,邀请王玲团队出席“枯寂星绿化启动仪式”,见证银河农耕的首个拓荒成果。
抵达枯寂星时,原本灰黄色的星球已泛起淡淡的绿色。银河种子库的移动分部——一艘巨大的银白色空间站悬浮在轨道上,青铜色的能量屏障笼罩着下方的培育区。三百八十一个星带的代表齐聚培育区旁,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自家的作物种子,准备在枯寂星种下属于自己星球的希望。
培育区中央,那棵由银河通用稻幼苗长成的小树苗格外醒目,树干上已经开始出现淡淡的青铜纹路,叶片上流转着来自七大星带的能量光泽。风澈的《银河种植全记录》被制成巨型全息展架,环绕在小树苗周围,最新一页的画作上,枯寂星的沙丘间长满了固沙储水稻、辐沙麦和银河通用稻,石壤族、辐光族、鳞族的孩子们手拉手在田间奔跑,天上的空间站与远处的星系遥相呼应。
风澈穿着绣满七大星带特色作物与沙空稻的礼服,第六次以“银河农耕小使者”的身份站在舞台中央。他举起厚厚的画册,封面的青铜神树已增添了岩漠星带的沙丘元素:“这是我们用脚步丈量的银河,用种子书写的奇迹。从深海到虚空,从熔岩到沙漠,每一颗星球都有独特的挑战,每一个文明都有坚韧的力量。”
他翻开画册,指向枯寂星的画作:“你们看,这颗曾经荒芜的星球,现在长出了绿色的希望。这不是某一个星球的功劳,是鳞族的磁波稻提供了驱避基因,是火岩族的熔火麦提供了耐高温基因,是石壤族的沙棘草提供了储水基因……是所有文明的力量,让枯寂星重获生机。”风澈举起一粒闪着黄沙色光芒的沙空稻种子,“它告诉我们,没有永远荒芜的星壤,只有不愿分享的希望。只要我们心手相牵,银河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开满鲜花。”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欢呼,硅基族的机械臂挥舞出金属的交响,鳞族的尾鳍拍打地面形成雄浑的鼓点,石壤族的甲壳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辐光族的荧光身体组成了巨大的“绿化银河”字样。星盟**走上台,举起一枚镶嵌着沙空稻种子与枯寂星土壤的勋章,勋章中央是正在生长的银河通用稻幼苗微缩模型:“枯寂星的绿化,标志着银河农耕从‘救援守护’迈入‘拓荒创造’的新阶段。从今天起,我们将以枯寂星为起点,逐步绿化一百颗荒芜星球,让绿色成为银河的主色调。”
他将勋章授予王玲团队,又指向培育区边缘的播种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种下希望的种子!”各星球的代表纷纷拿起播种器,将自家的作物种子撒入枯寂星的土壤中。风澈跟着小鳞、小冰、小焰、小硅、小云、小辐、小石,在小树苗旁种下了光穗草种子,七双小手共同培土,如同七颗星球共同守护希望。
王玲和慕容冷越、周明站在小树苗旁,看着眼前蔓延的绿色,眼中满是感慨。“还记得第一次在三星堆培育星光稻时,我从未想过种子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王玲轻声说,“现在才明白,种子的力量不仅在于生长,更在于连接——连接文明,连接星壤,连接希望。”慕容冷越望着远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