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抢先上市,提前吸筹,680亿美币的估值!筷跑的新鲜血液!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狗都不想送!

    一些骑手白天挂着筷跑做兼职,晚上挂着千度,干上一段时间后,大多都会放弃千度。

    因为在单价、订单派发、路线规划、冲单奖励和保障体系方面,千度都比不上筷跑。

    裴毅见李彦洪收缩防线后,连夜召集了华东、华北、华中、东北、东南和西南大区的业务总经理,开大会,出政策,向千度发起了反攻。

    尽管千度手里只有两成不到的市场,但那也是一天七八百万的订单量,自然不能放过。

    第一批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便分派到了全国各地的分公司,负责外卖、团购或买菜业务。

    李梓杰就是其中之一。

    筷跑通常采取就近分配原则,要么选面试地点,要么选身份证上的地址。

    原因很简单:员工一般对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或读大学的城市比较熟悉,开展业务时也能得心应手。

    比如把一名金陵的员工分配到人生地不熟的东北市场,天然就会处于劣势。

    李梓杰是庐州人,在沪城读的书,一番考虑后,他选择留在了沪城。

    “阿杰啊,听说你是庐州人?”走在前面的徐贤国突然扭头问道。

    他是浦东川沙站点的地推经理,加入筷跑已有两年,算是老员工了,同时也是李梓杰的业务“老师”。

    等李梓杰转正后,他还能拿到一笔2000元的“授课奖金”。

    这就是筷跑的“老带新”模式。

    老员工看在奖金的面子上,对新人都很热情。

    从工作到生活细节,徐贤国都会悉心指导,生怕李梓杰不适应筷跑的地推工作,一声招呼不打,就撂挑子不干了。

    他倒不是舍不得李梓杰,主要是那2000元提成。

    “是啊,徐哥。”李梓杰回道。

    “怎么没选庐州当工作地?庐州好歹是以前的筷跑总部,基础打得扎实,只要把原先的外卖商家和千度的商家资源迁到筷跑,就能躺着拿提成了。”

    徐贤国好奇地问道。

    “想离家远一点呗。”李梓杰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道。

    他前女友就在庐州,以筷跑地推经理的工作性质,保不齐哪天就会在大街上撞见。

    这才是他不想回庐州工作的原因。

    另外,沪城人口多、经济发达,而筷跑地推经理的收入主要靠团购成交额的提成,留在沪城才能赚到更多钱。

    “哎,其实我倒是想回老家,可又舍不得沪城的商户资源。”

    徐贤国三十岁出头,老婆刚生了孩子,和他的父母都在老家杭城。

    他要是申请调回老家,前两年积攒的商家资源就没了,回杭城又得从头开始。

    “徐哥,要不你回老家,把商家资源都转给我?”李梓杰嘿嘿一笑,开玩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faxinjiunengbianqiang0woyoushiyiyuangong0/read/97/81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