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千度团购拼杀,两头受困,就如瓮中之鳖,想逃,却无生路。
而筷跑在县级市场跑通业务流程后,又立刻把该模式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迅速复制,不断地招兵买马。
很多美团的运营、技术和地推人员,压根不用王鑫驱赶,他们就自行离职了。
一般来说,有能力、脑子聪明的人,在项目衰落或倒闭前,基本都是第一波跑路的人。
作为一线业务人员,没人比他们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
一家团购网站的电商业绩,居然占到近30%的比例,那还能算团购平台吗?
不跑等着被裁啊!
美团日暮西山,筷跑生机勃勃,工资高、福利好,便成了美团员工跳槽的首选。
这群人被分配到买菜、团购或外卖业务。
筷跑在南方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经营范围越来越大,业务深度越来越广。
从美食、休娱、酒旅、美发美容、电影票务到买菜、外卖,几乎涵盖了所有O2O品类,成交额增速极快。
每天都有新城市被纳入筷跑的势力范围,团购、买菜和外卖的组合拳一出,无论是美团还是千度、大众点评,都得提高警惕,小心防备。
单论产品体验和履约能力,另外三家竞品公司都不是对手,别说反击,连防守都很吃力。
大众点评在外卖业务上烧了一个多亿后,立马认清了现实,学着美团收缩防线,把精力放在团购赛道上。
张涛不得不承认,自己玩不转外卖模式。
一时间,大众点评外卖和美团外卖相继熄火,只剩千度外卖还在跟筷跑正面硬刚。
依靠千度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流量资源,千度外卖的站点也在沿海、中部和北方市场遍地开花,但订单量并不高,日均订单仅70万左右,不到筷跑的十分之一。
李彦洪自觉布局完成,便喊来王中莆、龚振兵、向海龙等人,率先向筷跑和快的打车发起了反攻。
嘀嘀打车重启老客立减12元的优惠活动,每人每天两次机会。
团购上线了签到送无门槛优惠券活动,连续三天送5元,连续七天送10元,连续十五天送20元,连续三十天送50元。
换而言之,每天花三十秒去千度外卖签到,连续一个月,就能获得85元的无门槛优惠券。
外卖业务的营销活动更加简单粗暴,每天登录就送10元无门槛红包,准点还有20元的大红包限量领取。
同时,李彦洪借助媒体向外放话,千度将在LBS业务上,最低投入200亿资金。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彦洪这是向森联资本正式宣战了。
2012年的网约车大战不过是小打小闹,这次要倾尽全力了。
另一边。
陈延森刚强化完,将精神数值提升至100.76,门外便响起‘笃笃笃’的敲门声。
“进!”陈延森回应道。
王雪婷轻轻推开房门,领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