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目前我也只能做这么多了。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去决定了。
面对多变的现实与自我,我能做的就是继续探求一个稳定的内核,以求在未来能够以不变的内在应对万变的外在。
期盼未来的我能变得纯粹,逐渐成长为一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而在这条路上能够彻底击倒我的只有彻底的死亡。
有人说:人类的死亡证明了辩证法的正确性。看过一些经典之后我突然并不那么畏惧死亡了。
关于生与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写:“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是引用孔子所言。生和死从来都是大事,所以我以为对待生与死要有最基本的敬畏心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忌讳死亡的,可是惧怕死亡这件事本身我能理解,因为我也怕死。但为什么要害怕讨论死亡这个人人都要经历的话题呢?
我以为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应该是失去了对死亡真正的敬畏!
其实相较于怕死,我更怕的是毫无意义的死去。
我尽力去相信人世间的美好,可直到现在我对于人心还是有一些不太美妙的猜想,这其中也包括自己。
对待人生的态度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了,无论如何都绝对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人生赛道的轨迹都终究有所不同,我想现在的我应该是无需多言的。我想没有多少人信过那些所谓的“天真的诳语”。又或许即便是有点相信,到头来依旧不以为意。最后,可能看作是稚嫩者的小把戏而已。
我知道自己写下的东西可能会引起一些反感,一开始我也会瞻前顾后,可现在是觉得先秦的诸子百家不也是著书立说之后四处游说吗?
所以我觉得我写下来的东西除了鼓励我自己之外,哪怕只能影响到一个人我都觉得自己的行为特别有意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