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留察觉到对方的目光,也转头看了过去。
锦衣少年立即朝他拱手微笑,墨留也连忙起身拱手还礼。
锦衣少年之后,又过了盏茶功夫第三个人才姗姗来迟。
随后便是络绎不绝的考核者。
奇怪的是,这些能够通过桃花小径,穿过书院大门,最终走到书院前院里来的绝大部分竟然都是尚未及冠的少年少女。
一共三十六张考桌,有三十个都是这样,唯有剩余的六个是青年和中年。
至于皓首老者,竟一个也没有。
这其实是陆宁儿刻意为之,她在桃花小径设下的阻碍首先考验的便是参选者内心是否纯净。
是否早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才是悟性、资质。
最后书院大门那一关,则是问心,是否有虔诚的求学之心,是否有不为私利的仁义之心。
其实能过得了桃花小径和门顶书院问心的人,基本上就算是通过了考验了。
接下来这场最后的考卷,反而是三场考验中最不重要的。
这场问卷的考验也只是看看这些弟子侧重于哪一点,更适合专修哪一点。
书院学问,儒道墨法,各有不同。
就算是他们这些陆承安的亲传弟子,也都有自己的专长。
如大师兄何道哉,更青睐道家之学,二师兄李仲明则是法学大家,三师兄陈渊为儒道。
陆承安所有弟子中,唯有陆宁儿能效仿陆承安,儒墨道法不分彼此。
不管是哪一家,拿来就用。
能为自身学问所用,就用哪一家。
所以书院的教学,也会分科。
除非是那种全才,可以各家并修。
陆宁儿主持书院这么多年,包括天都城北边的扶龙山宗学府那么多学子,能让她认可为全才的一个都没有。
哦,也不全没有。
陆宁儿转头看了眼身边已经开始昏昏欲睡的冯宗元,无奈一笑。
怎么全才都是这种德行...
收敛思绪,陆宁儿站起身看向众人,沉声道:
“你们既然能进得来,那便证明你们都有资格成为书院的弟子。”
“事先说明,我书院的规矩早有规定,但凡成为我书院真传,便不可再入朝为官,享受那人间富贵。”
“书院宗旨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诸君若想借拜入书院之名铺平将来青云之路,现在就可以起身离去了。”
“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更适合你们。”
“现在给你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