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依赖(二)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姜韶华就这么拉着二皇子的手,去见太子。不费多少力气,就能刷一刷太子殿下的好感,顺便在众臣眼里展露一下姜氏郡主的尊贵身份,何乐而不为?歇息了一夜的太子殿下,面色暗淡憔悴,眼里满是血丝。王丞相安国公等重臣都伴在太子殿下身边,一众以东平王为首的藩王也都在,年轻的太子伴读们,站在太子殿下身后。姜韶华和二皇子进来的时候,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姜韶华没看任何人,平静从容地拉着二皇子的手,理直气壮地站到了太子殿下身边,而且是最近的位置。二皇子是太子胞弟,当然要站太子身边。她是南阳郡主,和太子殿下血缘颇近,理所当然也得是最近的一个。朝堂是最讲究站位的地方。官职大小品级高低,一步都错不得。众臣当然不会以为南阳郡主是无意为之。这就是南阳郡主的有心之举。只是,有先例在前,众臣中有不顺眼不痛快的,也不敢随意张口。王丞相很不痛快。有前车之鉴,他绝不会亲自下场以免自欺欺辱。只淡淡一瞥,便收回目光。太子哑着嗓子道:“父皇入土为安,我要留在皇陵里守灵,你们先启程回去。”做儿子的为父亲结庐守孝,天经地义。然而,一朝太子,焉能抛下朝堂和肩负的重任,做一个纯孝的儿子?王丞相第一个张口相劝:“皇上归天,臣等不胜悲痛。太子殿下心中悲苦,要胜臣百倍千倍。”“只是,殿下不仅是儿子,更是大梁太子。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在此守孝尽了为人子的孝心,又置大梁江山社稷万千百姓于何地。”“平州乱军四处肆虐,已经成大梁心腹之患。这等时候,正需要太子殿下撑起朝堂,稳住民心。”“臣恭请太子殿下立刻回宫,举行登基大典。明正则言顺,有殿下坐镇,臣等才能齐心合力。”张尚书戴尚书纷纷出言附和。安国公动作稍慢一步,真挚诚恳却绝不弱于王丞相:“殿下对皇上的一片孝心,日月可鉴。只是,大梁朝堂离不了殿下,宫中还有太后娘娘贵妃娘娘她们,都在等着殿下回去。殿下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东平王等藩王也纷纷出言,劝太子回宫。姜韶华默默等到了最后,才轻声道:“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要承担更多的重任。堂兄,回去吧!”眼睛赤红的太子,这才想起眼前的韶华堂妹年幼丧母,祖母祖父也相继离世。虽然年少,却已饱尝生离死别之痛。这一刻,太子忽然觉得和这位堂妹亲近了许多。太子终于张口道:“传孤口谕,启程回宫。”众臣齐齐松一口气。二皇子今日也格外听话,站了半天也没哭闹。甚至自己随着队伍走出了皇陵。当然,他的右手一直紧紧攥着姜韶华的手。来时众人扶着天子棺木前行,回程时候就没那么多讲究了。离开皇陵十里左右,太子就上了马车。众臣也结伴坐到了马车上。“二弟,你坐我身边。”太子低声呼唤。二皇子连连摇头,紧紧抓住姜韶华的手。太子有些无奈,冲姜韶华歉然道:“二弟就是这脾气,认准了谁就是谁,在宫里只要范贵人。现在不在怎么地,就认准你了。这几日实在辛苦你了。”姜韶华轻声道:“些许小事,算不得辛苦。关起门来说一句,现在正是堂兄最难的时候,我这个堂妹帮衬一二,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家兄妹,何必客气。太子心里涌起阵阵暖流,也不再多说什么。姜韶华抱起二皇子,上了马车。二皇子静静依偎在姜韶华身边,看着乖巧极了。郑宸默默凝望这一幕,心里涌起一丝怪异的感觉。说起来,姜韶华前世就是死在二皇子母子手中。她心里对二皇子焉能没有怨恨?可这几日,姜韶华一丝未露,不知以什么手段哄住了二皇子。连带着太子也对她亲近了许多……这等手段城府,令人不得不心生戒备。……来时两天两夜,回程便快得多,只一天光景。天黑之际,太子便率众人回到了宫中。王丞相安国公等重臣皆散去,各自回府歇下。一众藩王在京城也各有住处。姜韶华也拱手告退:“殿下,我这就回南阳王府。等明日再进宫来觐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度韶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ushaohua/read/97/86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