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从明年元日开始,褚太后就将下诏归政,徙居崇德宫,而小皇帝则加元服,也就是皇帝冠冕,从此开始亲政。
至于永和这个年后,在使用十二个年头之后,也将成为历史,下一个年号,大臣们早已议定,便是升平。
升平,即为太平。
桓熙收起了信件,当着谢道韫的面,讥讽道:
“天下尚未一统,就已经在考虑歌舞升平了,晋室实在小家子气。”
由于屋里没有外人,谢道韫忍不住笑道:
“他们自己没有能力也就罢了,却偏偏不想让我们桓家代为收复失地。”
桓熙将此事放下,转而说起了自己获得的封赏:
“也亏得他们能够想出一个柱国大将军来,否则,也确实不好安排我的官职。”
说着,桓熙轻声抱怨道:
“归根结底,还是父亲这些年太沉寂了,不求进步。”
这话,谢道韫可不敢接了,哪有儿媳在背后非议公公的道理。
当然,这世上也没有儿子在背后埋怨父亲的道理。
桓熙其实也就嘴上这么一说,他当然知道桓温的难处。
毕竟桓温的基业是接手而来,不像桓熙,全凭自己打下了关西。
桓熙说罢,朝谢道韫招招手,示意谢道韫靠近。
谢道韫会意,坐在了桓熙的腿上,被他拥在怀中。
桓熙隔着衣服抚摸谢道韫的小腹,得意地说道:
“夫人这肚子实在争气,不枉费我下了苦功。”
闻听苦功二字,谢道韫又羞又恼,啐道:
“夫君都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了,如今眼看将要迎来第六个孩子,私下里还是没有个正经模样。”
原来,在经过桓熙与谢道韫的共同努力后,早些时候,谢道韫又有了怀孕的迹象,桓熙唤来医官为她诊脉,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消息,正是喜脉无疑。
桓熙不以为意道:
“你也都说这是私下里了,我们夫妻在闺房里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哪需要顾及别人的看法。”
说着,桓熙继续抚摸着谢道韫的小腹,轻声嘀咕道:
“只盼望令姜这一胎能够为我诞下一个女儿。”
谢道韫白他一眼:
“常言道,多子多福,偏偏夫君却盼望能够添一个女儿。”
桓熙笑道:
“我不是已经有了阿满与香孩儿么,没有了缺少继承人的顾虑,自然希望能与令姜拥有一个嫡女,否则,终究是人生中的一件憾事。”
谢道韫听他这般说,不由满心欢喜,但也没忘了给桓熙打一针预防针:
“究竟是生男,还是生女,妾身可做不得主,要看上天的意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