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母子对话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阿满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反而认为父亲说的很有道理,香孩儿能够生在桓家,哪还需要再去努力。

    当然,阿满也有私心,他不希望香孩儿太过出色。

    虽说桓熙与桓济已经和解,在阿满出生后,也开始让桓济参与朝政,可是总会有些风言风语传进阿满的耳朵里。

    有桓熙这位父亲做榜样,也别指望阿满能够发自内心的喜爱香孩儿这个同母弟,实际上,反倒是韩嫣生的庶弟,更讨阿满的喜欢。

    因为这个庶弟实在威胁不到阿满的地位,毕竟父母之间的感情,有目共睹,谢道韫的正妻之位无可动摇。

    也正因如此,谢道韫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疼惜那些庶出的儿女。

    只有在自己与儿女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正妻才可能向庶出的儿女们展现慈母的一面。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自从阿满进门,幼娘就已经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瞟向阿满。

    至于洛娘,她完全就是在椒房殿里混日子。

    反正除了椒房殿与母亲李媛的寝殿,洛娘也没有别的地方去,倒不如留在椒房殿与周幼娘做个伴。

    眼见时候不早,谢道韫放了课,在孩子们欢呼雀跃着离开时,又将阿满留了下来,谢道韫问道:

    “尚书台即今日可有大事发生?”

    实际上,桓熙不仅是将谢道韫视为贤内助,还会将一些军国大事说给妻子,听取她的意见。

    就如同慕容英之于拓跋什翼犍。

    其实桓熙不是不知道后宫干政的危害,可如今是乱世,一旦自己征战在外,有什么意外发生,而阿满又还年幼,且桓温早逝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谢道韫来主持大局。

    桓熙所为,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锻炼谢道韫的政治能力,将来可以不用,但谢道韫不能没有。

    如今桓熙不在关西,谢道韫之所以不在明面上过问政事,那是出于对王猛的尊重,可她也会难忍好奇心,通过阿满了解国事。

    谢道韫从来不是一個只会在深闺里吟诗绣花的妇人。

    原时空中,她甚至在丈夫摆烂,寄希望于神明的情况下,自己亲自出面,招募数百家丁,加以训练,以抵御孙恩的乱军。

    阿满也习惯了每天回到椒房殿,与母亲说一说自己在尚书台的见闻。

    “母亲,再过几日,河套地区的五万胡人即将抵达长安,今天尚书台的大臣们就在争论,是否要让这些胡人在长安歇脚。”

    谢道韫点点头,她知道这件事情为何会引起争论,五万河套胡人南下,而今长安周边并没有多少军事力量,一旦这些胡人闹出乱子来,只怕难以收场。

    可如果不让他们在长安休整,又担心这些胡人觉得自己被视作外人,从而生出怨恨。

    “王先生是什么看法?”

    谢道韫直接问道。

    阿满回答道:

    “先生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ongjin0wodequanchenfuqin/read/97/50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