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出师不利,原本想要劫营,却与慕容恪撞在了一起,一旦身陷险地,如今能够全身而退,桓熙已经很满意了。
况且,哪怕有邓羌的两万重步兵加入,梁军依然处于兵力上的劣势,而桓熙至今也没有得到虞军主力的消息。
出于谨慎的考量,桓熙自然希望能够尽快退回营寨,再作今后的打算。
诸将见提议被桓熙否决,也不再坚持。
各部都在准备离开,桓熙站在黄土塬上,叹息道:
“可惜此地难以取水,否则,若是能够在此驻扎一军,必能扼住慕容恪的咽喉。”
安营扎寨,不能只注重地势,方便取水、砍柴也是关键。
马谡丢失街亭,就是选错了地方,被张郃围困以后,将士干渴难耐,最终北伐功亏一篑。
桓熙这般说着,也觉得喉咙发痒,他唤来桓虔,吩咐道:
“镇恶,你率近卫义从殿后,虽说慕容恪已经退兵,但要小心他去而复返,不可疏忽大意。”
桓虔中气十足的应道:
“慕容恪不来也就算了,他若是不自量力,敢于追击,我必取其首级,以献梁公!”
桓熙皱起眉头,叮嘱道:
“镇恶志气可嘉,你若能得慕容恪的首级,我必兑现此前的诺言,为你讨封,只是你切记不可贪功冒进,今日我只需要你安全归营。”
桓虔闻言笑道:
“没有梁公的吩咐,末将又怎敢自作主张。”
桓熙得了桓虔这句话,终于放下心来。
各部徐徐撤离黄土塬,山下的燕、虞联军也正在离开,桓熙与同样落在后边的慕容恪互相遥望。
距离太远,他们看不清对方的容貌,但是与生俱来的直觉却在告诉二人,远处骑着骏马之人,便是与自己齐名的对手。
慕容恪心道:
‘桓熙,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你等着吧,我定会将你赶回关西。’
无论是梁军,还是燕虞联军,这一仗声势虽然浩大,但是双方都没有遭受重创,因此,桓熙与慕容恪都不会如此轻易就撤离河东。
今日双方默契的退兵,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整,二人在虞国的土地上,终究还是要一决高下。
毕竟桓熙不可能放弃已经到手的解县盐池,他不能失了那些已经投靠,或正准备投靠梁国的河东士族的人心。
而慕容恪也不会坐视桓熙占据盐利,补足梁国在财政上的短板。
慕容恪收回目光,他挥挥手,只留下鲜于亮断后,带领其余各部班师。
鲜于亮此前没有参与第二场攻山战,麾下将士体力已经恢复了七七八八,自然要由他来阻击梁军可能的追击。
慕容恪倒是希望桓熙追下坡来,他正好回身与之交战。
奈何桓熙也是打定主意要回营休整。
二万重甲步兵未发一矢,便与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