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畚箕县令(3000)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我说是谁,原来是将我称作畚箕县令的李家公子。”

    说着,王猛为李顺解下荆条,对着前来瞧热闹的人群说道:

    “我王猛生在青州,自小遭遇兵祸,颠沛流离,这位李公子说得不错,我曾贩卖过畚箕,这编织畚箕的手艺,至今还没有忘记。”

    听他自嘲,有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王猛并不介意,他指着衙门外的鸣冤鼓,继续道:

    “我出身低微,饱尝民间疾苦,也曾受人欺辱,无处鸣冤。

    “因此,我设立鸣冤鼓,为的就是要伸张正义。

    “今日,诸位父老乡亲都在,有一言,王某敢告诸君,王某来自贫苦众生之间,不曾忘记微末时所遭遇的不公!”

    话音刚落,只见有人高呼一声:

    “说得好!”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人潮被分开,一名锦衣贵公子被侍卫簇拥着走了出来。

    他环顾四周,朗声说道:

    “在下桓熙,奉命出任梁州刺史、征虏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领西蛮校尉!”

    实际上,桓熙刚一现身,就有许多人认出了他,但这并不妨碍桓熙自我介绍,他继续道:

    “今日王县君之言,甚合我的心意,自今日始,诸位如有冤屈,尽管向王县君禀明,自桓某以下,无论何人欺凌百姓,骄纵不法,一律不得轻饶。

    “若有人胆敢打击报复,我必杀之,以警示众人!”

    说着,桓熙看向一旁的李顺,李顺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赶忙低下头去。

    而围观的人群早已沸腾起来,世家子弟黑着脸离开,而普通百姓无不举手欢腾。

    桓熙此前借助均田令,已经将民心揽入怀中,如今有他出面作保,再也没有人怀疑王猛是否真的要为民伸张正义。

    翌日,南郑县衙才刚刚开门,就有人在争抢鸣冤鼓,胥吏们迫不得已,只能出来维持秩序。

    一连三天,南郑县衙都挤满了前来鸣冤的人,而王猛则应桓熙的建议,选择在闹市公审。

    上至官员贪赃枉法、欺凌百姓,下至邻里纠纷,争地争产,王猛尽皆受理。

    而他也听从刚桓熙的提议,选择在闹市公审,吸引来许多好事之人的围观。

    有时候,一天就得审理十几桩案件,但王猛虽然结案迅速,却从没有错判哪怕一桩案子。

    由小见大,王猛的才能也终于使得朱序等人信服。

    只是王猛并不满足,他私底下向桓熙进言道:

    “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

    “如今世道丧乱,非得严明刑法,方能有所约束。

    “下官以为,《晋律》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乱世,主公应该早作打算。”

    桓熙对此深以为然,《晋律》是曹魏时期,晋王司马昭主持修订,此后,司马炎篡位,对其父所颁布的律令进行修改,就有了如今的《晋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ongjin0wodequanchenfuqin/read/97/50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