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选派细作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按理说,慕容皝传位于次子,又以第四子掌权,这般安排早晚会祸起萧墙。

    但桓熙却清楚,慕容恪不仅智勇双全,更是德行出众。

    他们这一代人,提前透支了慕容氏的气运,人才辈出也就罢了,还偏偏尊崇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生不出僭越之心。

    不过桓熙也不惧怕他们,只要能寻得关中大贤辅佐,二人齐心协力,又何惧他们慕容氏。

    至于桓温,最好是老老实实在后方摇旗呐喊,不要往前线添乱。

    等到将来北定中原,桓熙分他三分之一的功劳,又有何妨。

    当然,只怕桓温也不会听从桓熙的安排。

    桓熙抵达汉中之时,已经是初冬时节。

    幸得朱序、沈劲先往汉中安排住处,才让随他而来的五千户将士家属有了安身之所。

    此前袁乔幕府的僚佐唯有长史、主薄、司马三人被桓温召去江陵,另作安排,为桓熙的亲信腾出位置,其余则尽数留任,辅佐桓熙治理梁州。

    桓熙以朱序为长史,邓遐为司马,桓伊、沈劲为参军,空出主薄一职,暂时未做安排。

    安顿将士一事,交由朱序全权负责,而他自己,则在亲自选派细作。

    赵歙本是关中人,因北方纷乱,而逃难至梁州。

    东晋与后赵并未通商,但私底下的边境贸易却不能禁止,赵歙便利用在北方的人脉,做起了倒腾的生意,得以发家致富。

    原以为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过去,却在桓熙入城的第三天夜里,被一伙士兵秘密捉来了征虏将军府。

    赵歙以为是自己在边境走私的事情败露,要被桓熙治罪,不由抖似筛糠,惊恐不已。

    在桓熙出现之后,赵歙叩首而泣:

    “将军,小民不知哪里冒犯了将军,还请将军开恩。

    “小民颇有家资,愿尽数献出,以供将军养兵之用。”

    对于赵歙来说,能够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桓熙摇摇头,道:

    “起来吧,你所作的事情我都清楚,但本将军无意要治你的罪。”

    赵歙一怔,他不知道桓熙深夜将他带来,究竟所为何事,但听说自己不会被治罪,难掩心中喜悦,激动道:

    “将军若有吩咐,尽管直言,小民愿效犬马之劳。”

    桓熙微微颔首,问道:

    “我听说你本是关中人士?”

    “不敢欺瞒将军,小民是为躲避战乱,才来到了汉中,在此安家。”

    “离乡多年,可想过要回去看看?”

    “这...”

    “我听说华山有一隐士,名叫王猛,字景略,你若能前往关中,为我寻访此人,请他出山,我必以重赏相谢。”

    赵歙不明白桓熙自小长在江东,从未涉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ongjin0wodequanchenfuqin/read/97/50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