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河套布置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今后他也将留在银川,负责百保鲜卑操训的同时,镇守西套草原。

    桓熙在离开凉州以后,听说了包括桓温光复洛阳在内的许多消息,但最让他重视的,还是苻建控制了代国。

    过去,有代国在侧,苻建难以二度入侵河套地区。

    如今代国臣服,不仅增长了虞国的实力,河套也不再安全。

    桓熙不可能和过去一样,委派文官镇守银川,必须要有一名大将,能够在苻氏入侵时,稳住局面,等待援军。

    无论是对桓熙的忠诚,还是在匈奴、鲜卑部落中的威望,邓遐都是不二之选。

    况且桓熙还准备以邓遐统率百保鲜卑,若是换了他人坐镇,难免出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

    此时,梁国工部尚书车胤已经被调往银川担任右辅一职。

    过去,银川单于台真正管辖的也就只有生活在西套平原上的铁弗匈奴,因此,派遣一名左辅即可。

    可随着桓熙将鲜卑破多兰部、乞伏部,以及百保鲜卑的家眷先后迁往西套平原,这里不再是地广人稀的景象,也就需要增派一名右辅与左辅索遐共同管理单于台的日常事务。

    车胤才学出众,深得桓熙看重。

    他出自官宦之家,年少时家道中落,买不起灯油,于是就在夏夜里去捉萤火虫,借着微弱的光亮发奋读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三字经》里的十二字,就是在讲车胤的故事。

    此前被桓熙迁往河套地区的鲜卑部落已经由索遐、车胤妥善安置。

    其中,鲜卑破多兰部的六千余帐被安排在了地斤泽(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

    后世的毛乌素沙漠,如今尚未完全形成,至少在宋代以前,地斤泽还是荒漠中的一片大绿洲。

    北宋初年,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就是带领部众逃入了地斤泽,凭借着周边沙漠的保护,以地斤泽作为根据地,辛苦经营,最终为李元昊在后来称帝建国奠定了继承。

    而乞伏部四万帐则被安排在了高平川。

    高平川即后世清水河流域,位于西套平原南部,西晋时,结鹿部七万余帐就是生活在高平川,只是后来被乞伏鲜卑驱逐。

    以高平川的水草,养活四万帐的乞伏部鲜卑人,自然是绰绰有余。

    至于百保鲜卑,一如桓熙此前所承诺的那样,将他们安置在了水草最为丰美的银川。

    银川城以北为铁弗匈奴的草场,以南则为百保鲜卑的牧区。

    如果不是离开长安太久,而且眼瞅着就要入冬,否则,桓熙定然是要亲自走一趟西套草原。

    不过,等到明天开春,他还是会往河套地区巡视,在宣扬威权的同时,也要尝试看看能否引诱代国的些许部落来投。

    慕容英、拓跋寔、拓跋翰早就被送到了长安,权翼已经安顿好母子三人,并以三百里加急的速度将此事告知了桓熙。

    桓熙为此欣喜若狂,倒不是因为权翼在信中盛赞慕容英肤白胜雪,请求桓熙将她纳为侧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dongjin0wodequanchenfuqin/read/97/50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