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
雁门关外,苻健为平昌王苻菁送行,正色道:
“元才(苻雄)已经弃朕而去,如今宗室之中,就以你的才能最为出众。
“倘若大事不成,你死盛乐,朕死玉门,不复相见。”
苻菁是苻健的侄儿,苻洪的孙儿,他的父亲因为才能出众,而惨遭石虎杀害。
原时空中,苻健能够入主关中,苻雄、苻菁、苻苌三人功不可没。
如今苻苌、苻雄先后去世,苻生又在晋阳监国,而苻坚初上战场,也才十七岁。
因此,能够被委以先锋重任的宗室大将,仅有苻菁一人。
苻菁正色道:
“微臣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苻健握住了苻菁的手,动容道:
“菁儿,保重!”
苻菁别过叔父,统率二万精骑飞驰向北而去。
当刘阏陋头得知苻健出兵代国,也终于放下了心,当然,这是后话。
事实上,选在八月十七这一天出兵的不仅虞国一家。
新城县外,桓温统率楚、梁联军北上,兵发洛阳。
正所谓兵识将,将知兵,作为联军主帅,桓温也需要对梁国三万将士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才能在战场上做出合理的布置。
桓温也是借着在新城县休整的时机,在熟悉梁国将士。
其中,除了王猛以外,邓羌最让桓温感到惊奇。
出于刻板印象,桓温起初对邓羌的观感并不好。
在桓温眼中,为桓熙献上韩嫣的邓羌,就是一个谄媚之徒,幸进之辈。
可是,当真正与邓羌谈论起军事,桓温又很快被他的才能所折服。
也让桓温在继王猛之后,又动了将邓羌招至麾下的心思。
以邓羌的能力,足以托付重任,而他又愿意放下身段,不顾毁誉,去为主公进献美女。
这样的下属何止桓熙信爱,就连桓温也很眼馋。
只是一如王猛,邓羌同样婉言谢绝了桓温的招揽,这让桓温颇为沮丧。
桓温麾下有许多的将领,但论及统兵作战,无一人可与邓羌比肩。
偏偏桓熙在王猛、邓羌之外,还有一个谢艾,真要论及人才质量,显然是要远胜桓温麾下的将佐。
当然,梁国派出王猛、邓羌的阵容来辅佐桓温北伐,即便对上慕容恪、慕容垂,那也不会落于下风,这注定是旗鼓相当的战斗。
桓温、王猛北上,慕容恪也早已恭候多时。
由新城县往洛阳,必经伊阙,洛阳八关之一的伊阙关就设在此地,然而,慕容恪只是派遣部分将士驻守,并告知守将,无需坚守,只要挫敌锐气,即可回师洛阳。
此举自然是要放楚、梁联军长驱直入,与桓温、王猛在洛阳城下会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